5.2亿元科研成果“天价”转让费缘何诞生于这所
打破体制藩篱 营造宽松环境
5.2亿元科研成果“天价”转让费缘何诞生于这所大学
2017年的一则高校新闻引发的热度,如今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研发的“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20年的独占许可使用权卖出5.2亿元“天价”,刷新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新纪录。
如今,这项绿色环保技术已顺利投入量产,并被列入“2018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这所地方理工科大学为何能诞生这样的奇迹?作为山东省科研体制改革首批3所试点高校之一,近年来,这所大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从科研团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入手,打破体制藩篱。目前,该校科研团队成果转化收益高达80%,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渐成规模,越来越多的师生受益于创新、宽松的科研体制环境。
为人才“松绑” 特设“成果转化型教师”
在这所大学,教师岗位不仅包括常见的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还专设了“成果转化型教师”。这一创新在山东省属高校尚属首例。
成果转化型教师职务聘用主要面向在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专利转让、政府决策、文化传承等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该岗位重点考察其服务社会推广及成果转化能力,更加突出以学术价值和社会贡献为导向。
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成为该校改革的根本目标。
从2017年2月与山东省科技厅签订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协议至今,该校已出台首批6项相关制度文件,为科研团队建设放权聚力,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松绑减负,为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出台的《首席专家管理办法》赋予首席专家在引进配备人才、科研立项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拥有组建团队、管理经费等更大的决定权和调配权,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供政策支持。
借此改革契机,该校同时对科研经费实施了“一降一升”政策:横向科研项目管理费从8%降至3%;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收益从60%提高到80%。
谈及这一改革初衷,该校党委书记吕传毅感慨:“科研人员工作一直很辛苦,有时不分白天黑夜,也很少有假期,理应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照,从而有尊严、有荣耀地投身研究。”
与此同时,更多针对科研人员的“靶向服务”不断涌现。2017年引进的几位国家级人才科研用房紧张,该校相关部门、学院主动为他们“挤”出实验室,并协调解决其配偶工作安置、子女入学等事项,以减少其后顾之忧。
该校还创新设立“学术特区”制度,围绕引才用才和成果转化,打破条条框框。作为“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项目核心成员之一的毕戈华,在国外留学时中途退学搞研发,虽然学历不达标,但该校仍将他引入教职,让他在学术研究的舞台绽放光彩。
瞄准“关键少数”技术难题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如何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这所大学把解决企业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作为突破口,抓住科研创新领域的“关键少数”,创建以研究机构为平台、以研究项目为纽带、以成果共享为目标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努力建立成果研发、成果转化、成果应用及产业化无缝衔接的学科产业发展链,初步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有机统一。
同时,将校企合作成果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激发调动科研人员投身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毕玉遂教授团队研发的“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技术,该校专门成立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从研究生招生、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源、机制、经费等倾斜,并全力推进该项目深度研究和产业化。
类似个案不胜枚举。
近5年来,该校与多家企业联合设立100多个科技研发机构,为358家企业完成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500余项,与地方、企业签署各类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合同900余项,合同总额达2.3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3亿元。
“大米小米一起熬” 助推校城融合发展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攻克技术难题、助推科研体制改革的第一步,那么完善校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体系,则为这所大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在这一过程中,该校提出“大米小米一起熬”的校城融合理念,即双方在“熬粥”过程中,实现各自发展目标,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赢发展。
2016年4月,该校所在地淄博市与该校共同签订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学科产业对接、高端人才汇聚、新型智库建设等“九大工程”,加大融合力度、广度和深度,着力解决产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问题。
今年8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山东理工大学协议,该校由此成为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防科工局与山东省共建高校。
“经过一段时间的扎实推进,学校科研体制改革的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但深化改革永无止境。我们将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力推进科研项目管理新机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高层次人才队伍发挥作用新方式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更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加快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该校校长张铁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