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的立法“线路图”: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31:32
浏览

   12月23日 题:张春生的立法“线路图”: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记者 张素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的立法工作亲历者,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的张春生心里有一张立法“线路图”,记录着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探索。

  “仔细回顾1979年以后的立法,可以这样说,紧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走向来进行。”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线路起点:15个条文堪称“破冰”

  张春生对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记忆尤为深刻。这部包含15个条文的法律主要涉及两方面改革,其一是明确规定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其二是规定可以用工业产权投资,包括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等。

  在他看来,这部法律既启动了保护私有资产的先河,也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开辟出市场经济的空间,堪称是“破冰”。

  紧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亮相”的有专利法、商标法等。其中,“公有制计划经济要不要搞专利”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争论,也给专利法制定带来不小的困难。

  “专利法制定迈过三个门槛。”张春生回忆说,第一个门槛是“中国要不要实行专利制度”,第二个门槛是“搞几种专利”,第三个门槛涉及专利法条文结构。

  他还记得,当时没有脑设备,人们采用“笨办法”,就是把条文一条条剪出来再重新组合,使条文更为清楚。仅在法律实施首日,国内外申请专利量就达到3455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方面说“这个数字打破了专利史的绝对纪录”。

  线路曲折:当经济体制走向出现徘徊

  回忆1989年至1992年的立法“线路”,张春生用了一个词:徘徊。

  他列出一组数据。1989年全国人大立法11件,1990年20件,1991年16件,1992年17件。64件总量中只有一部海商法涉及经济体制,其他基本是行政法和其他门类法律。

  上述数据反映出,这段时间外界困惑于经济体制到底走向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张春生说,立法工作也像改革一样“迈不开步子”。

  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谈话,以及同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东流归大海”,张春生形容说,在这以后公司法、证券法、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大致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此后,2004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线路展望:法律体系根据新时代不断完善

  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已有一部宪法(包括五个宪法修正案),现行有效的法律269部、行政法规755部、地方性法规1.2万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展望未来,中国立法工作将走向何方?包括张春生在内的多位法学“大家”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律体系将根据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行进到哪里,立法就要跟进到哪里,“改革永无止境,立法也是这样”。

  “改革开放以来,凡属亲历者,都会认同国家的法治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张春生表示,中共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并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应当清醒看到,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后来人应当继往开来,为之不懈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