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从这里出发
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从这里出发(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本报记者 蒋建科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建成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研制成功并开始建设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的科技支撑。
“一堆一器”,让我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先有原子能院,后有核工业。”创建于1950年的原子能院是我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是我国核科学技术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摇篮”。
近70年来,原子能院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研发工作,为“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核科技人才。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先后有67位两院院士在这里学习或工作,由此派生或援建了10余个核科技骨干单位,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和核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日前走进原子能院,看到这里依然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厂房、生活区和专家楼。工作区中有一幢古朴的红色建筑,被称为反应堆大楼;大楼东侧,有一块巨大的绿色磁铁,这就是回旋加速器的核心主磁铁。反应堆和加速器是开展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基础核设施。1955年初,我国决定从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现年85岁的曾凤英曾先后担任过3位苏联援建专家的翻译,她清楚地记得,基地选址时第一次来到这里,下着大雨,车子一下子陷进土路旁的玉米地里。“什么都没有,只能看到野草、泥土和光滑的石头。”
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完工,一座占地800亩的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在田野上拔地而起。“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84年和2007年,“一堆一器”先后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休”,并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如今,在反应堆大楼和加速器磁铁之间有一片树林,苍翠掩映下,我国两位核工业开拓者钱三强和王淦昌的铜像令人瞩目。
转型升级,用先进核科技造福民生
目前,原子能院覆盖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防护技术和放射性计量等八大学科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等1600多项,专利授权1100余件。
原子能院开发了以同位素辐射技术为主导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和产品,在民生领域广泛应用。2014年,原子能院自主研制的100MeV(兆电子伏特)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建成出束,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如今,可用于癌症治疗的230MeV质子治疗回旋加速器正在调试。质子治疗是一种肿瘤放射治疗手段,通过精准辐射肿瘤病灶来破坏癌细胞乃至消除肿瘤,对周边正常细胞伤害和副作用较少。
专家指出,近年来核技术治疗肿瘤的独特优势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大型放射性装备配置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放射治疗装备的百万人口配置仅为1.5台,远不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平均3台水平。
今年2月,中核集团下属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安科锐公司在天津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中核集团进军精准肿瘤治疗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