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构这一年:应急管理部启动59次应急响应(2)
回忆起过去一年的工作,应急指挥专员陈胜用了“枕戈待旦、争分夺秒”八个字来形容。作为老“应急人”,谈起这一年来的新变化,陈胜很有感触:链条短了、调度优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了。
——综合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但过去应急管理比较分散,综合统筹不足。”陈胜认为,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实现了应急管理的综合统筹,可以更加迅速地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抢险救援。
比如,过去森林火灾救援,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如果要从山东调集航空力量去四川,需要与各区域航管局联系;现在,可以直接和民航局对接,提高救援效率。
——全过程管理。“如今派出一个部门联合工作组,可以担负过去灾前指导、灾中救援、灾后救助等几个工作组的任务,既节约了行政资源,也有利于实现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陈胜看来,现在的应急管理链条更为“平滑、顺畅”。
——调度优化。“去年山东寿光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我们夜里11点到达现场。当时地方抽水设备功率不够,应急管理部紧急从河北、天津等地调集60台大功率水泵。”陈胜介绍,在24小时内,应急管理部调集5000余名消防救援队员、14支矿山救援队、2万余件各类救援装备。
应急管理部组建后,抢险救灾迅速实现了“三个对接”:主要负责同志在应急管理部召开会商会实现相关部委之间信息的对接;前方工作组搭建通道实现前后方情况的对接;灾害现场实现部门与地方的对接,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组建一年间,应急管理部累计启动59次应急响应,派出84个工作组赶赴各地指导开展防灾救援救灾和事故处置工作,先后成功应对了超强台风“玛莉亚”和“山竹”、内蒙古汗马森林火灾、山东寿光洪涝灾害、云南墨江5.9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信息化建设 个性化定制
走企业、访部门,调研如何加强灾害事故预测预警系统整合、推动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推进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去年以来,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很忙碌。
信息化建设是应急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过去,在信息化工作中往往存在‘建用’两张皮等问题,容易导致信息重复采集、工作相互推诿等。”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副司长李爱平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同时,他们对各司局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从去年底,应急管理部调集所有技术力量,初步建成应急管理的天眼监测系统,利用全球54颗遥感卫星形成全天候、全域覆盖的遥感影像监测;搭建了态势分析的“瞭望塔”防汛抗旱应急会商系统和信息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共享水利部门的水文信息、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卫星云图等,为防汛抗旱提供精准服务;开通业务协作会商的“专用道”移动应急系统,全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免费使用,可节省建设资金1亿多元。
尽管已经布好局、开好头,李爱平也坦言,应急管理信息化需要长期发展,难以一蹴而就。下一步,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感知网络建设、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强化应急指挥能力,尽早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