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着力点(2)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有植根于学术分工的学科属性,又具有超越于特定学术域界之上的总体性和批判性特征。因此,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要通过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的深入开掘,培养、继承和发扬经典马克思主义彻底批判精神的实际能力,还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积累和学科建设工作。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生长的实际进程来看,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经典、理论与历史为主要研究和传播对象的学科学术体系,以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是框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边界与学术研究领域的两个核心支点。要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学科规范,提高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由此,不仅要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7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要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其他邻近学科学习,在积极占有这些学科长期积累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发挥自身整体性研究的优势。
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还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这个主阵地。在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与文化安全的基础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历史经验的总结提炼问题等方面,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先锋队的作用,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描述当代社会现实的思想与学术表率,在与国内外学术思潮、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潮的交流交锋中,增强自身研究的思想性、理论性与学术性,增强舆论导向上的解释力、传播力和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决策咨询能力。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