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
破“土”而出
南京土壤所领导组织中国土系调查与土壤数据平台建设。
■本报记者 陆琦
对于中国土壤学界而言,2018年是一个可以写入历史的年份。
2018年8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土壤所)所长沈仁芳率领23位科研人员来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世界土壤学大会。他们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申办第23届世界土壤学大会。
经过与加拿大激烈角逐,中国代表团最终胜出——2026年,全球土壤科学界最大的盛会将首次来到中国。
消息传来,中国土壤学界一片欢腾。到2026年,国际土壤学联合会(IUSS)就102岁了。“终于轮到中国主办世界土壤学大会。整整一个世纪,这是几代中国土壤人的梦想。”沈仁芳的眼中,透出仿佛“申奥”成功的喜悦。
然而,他的目标还不止于此,“将来我们要引领世界土壤学科的发展”。
作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南京土壤所被认为是“土壤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与不可替代的研究机构”。近5年来,该所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持续引领土壤学科的发展,正在向“我国土壤科技创新高地和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特色研究机构”的目标进发。
特色定位 孕育萌芽
2015年1月7日,南京土壤所全体研究人员聚集在会议室里,一次事关研究所未来发展的动员大会即将召开。
几个月前,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将研究所分类改革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提出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种类型,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
“我们选择特色研究所是毫无疑问的。”沈仁芳坚定地说,“自1953年成立以来,南京土壤所就具备特色所的定位——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全所上下达成共识:土壤是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南京土壤所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这个改革正是我们的方向!”不少人举双手赞成。
然而,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有人担心,特色研究所就是支持关键方向的,那自己能不能获得支持?
为此,南京土壤所领导班子动了一番脑筋。最后,沈仁芳明确提出:南京土壤所就是一个特色研究所。
“我们的学科性质决定,课题组间需要合作,某一个人的贡献不可能大到可以覆盖所有人。”沈仁芳认为,改革要有一定的普惠性,挫伤大部分人积极性的政策肯定不是好政策。当然,普惠不等于平均主义,重点支持贡献大的,即使没有直接贡献的也要有所体现,让大家都能分享到特色所改革的红利。
如此一来,大部分人的心态稳定了。
2015年1月19日,南京土壤所向中科院机关提交了特色研究所试点建设方案,并开始准备特色研究所建设方案论证。
“那段时间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修改汇总材料。汇总过程中,不管几点,随时和科研人员沟通。”南京土壤所科技处处长滕应记忆犹新。“围绕研究所的发展,大家都觉得有责任和动力来推动此次改革。”
科研人员纷纷感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举全所之力,一往无前,那种感觉特别好。
哪里是问题所在,哪里就是改革的发力对象;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