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4)
梁玉婷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2017年2月,她因为业绩突出通过岗位晋升“绿色通道”,竞聘上研究员,打破了一般岗位晋升都有的最短时长限制。当时,她正怀着7个月大的宝宝。在她眼中,这是所里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除了健全人才分类考核激励机制,南京土壤所还优化配置存量和增量资源,通过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推进特色研究所改革进程。
在中科院特色所建设专项经费支持下,南京土壤所积极盘活项目结余资金等存量资源,并设立特色研究所专项基金,用于研究部工作部署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稳定了现有人才,形成了结构合理、骨干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稳定的总体格局。
此外,南京土壤所还充分利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优化各类经费配置结构,尽可能减轻各研究团队人员经费短缺的压力,使一线科技骨干获得薪酬待遇稳定性支持的比例提高至70%以上,为科研人员营造了潜心致研的良好环境。
科研团队在原长沙铬盐厂完成防控铬污染地下水的可渗透反应墙。
搭台唱戏 落地生根
向海涛回国是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他想让自己在国外研发的精准农业技术实现产业化,农民真正受益。两年来,成果产业化过程进展颇为顺利,甚至大大超乎他的预期。
2018年,向海涛把之前的技术打包后成立了一家30多人的商业公司,并获得千万级融资。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万亩土地使用了他们的产品。他还打算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合作,大面积推广应用这套技术产品。
“原本以为在体制内做成这些事是很难的。”向海涛惊讶于南京土壤所领导的魄力、宽松的环境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我需要这样的土壤来发展。”
改革,不仅要擦亮“旧名片”,更要为发展打造新引擎。
特色研究所建设以来,南京土壤所强化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导向,探索适合于公益型研究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不同类型的模式。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2017年,南京土壤所新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职管理岗位,梳理可转化成果,统筹运营知识产权。
南京土壤所科技处副处长梁林洲任职转移转化专职岗位后发现,目前创新主体仍是研究人员,转化则主要由企业来做,这中间需要建立一座桥梁,即成果转化平台。
为此,南京土壤所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平台,并通过技术入股与地方政府、骨干企业共建土壤修复公司,共享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实现多方共赢。例如,他们与山东华鲁集团及德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中科华鲁土壤修复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入股3000万元,并共建土壤修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市场运营模式。
同时,南京土壤所将成熟技术直接转让给企业。如将新垦耕地优质耕作层工程化构建技术成功转让给中向集团,合同金额1200万元,实现了该类科技成果一次性转化的历史性突破。
“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要根据所情来制定,我们要意识到公益型研究所的特点,体现中科院作为科研‘国家队’的价值。”这是沈仁芳在特色研究所建设过程中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
2018年,南京土壤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昕团队,在原长沙铬盐厂独立完成了可渗透反应墙(PRB)中试的建设工作,通过拦截、净化铬污染地下水,为实现保障湘江水质和周边居民健康的目标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土壤修复领域领先的美国同行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赞赏。”宋昕对这项工作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