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3)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6-04 09:54:36
浏览

以土壤资源与信息研究部为例,围绕我国土壤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国家需求,其开发的复杂地表土壤信息快速获取和数字土壤制图技术,被用于清查我国土系资源情况,并由此建成我国最完整的标准土壤样本库、数据库及信息服务平台,有力支撑了国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决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土壤数据库建设。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通过科研组织模式的深度改革,南京土壤所显著提升了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促进重大成果产出的能力。特色研究所建设期间,共争取到6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2.35亿元,在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土壤污染修复、土壤资源决策支持服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

这一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成效得到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高度肯定。

沈仁芳坦承,这才刚刚开始,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如何有效组织科研攻关力量,把人力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仍需要不断探索。

破“土”而出

▲中国成功获得第23届世界土壤学大会主办权。

破“土”而出

▲南京土壤所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供图

分类考核 百花齐放

离开祖国15年的向海涛,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回到家乡南京,成为南京土壤所的一名研究员。

2016年,共有20人入选中科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技术英才(B类),其中,唯有向海涛一人来自企业,而非高校或科研机构。这曾令他惴惴不安,“虽然我在企业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论文,所以申请‘百人’是有难度的”。

不过,向海涛没有料到,评审专家并没有以论文来评定他,在倾听了他在精准农业方面所作的贡献后,10名专家全票通过了他的资格审定。

“按照过去引进人才的方式,向海涛是来不了我们所的,因为他的论文不够。”沈仁芳有些感慨,“像这样的人才出10个、20个,大家就知道南京土壤所到底是干什么的了。”

针对人才评价标准单一、考核片面强调论文、激励机制导向不合理的问题,自启动特色研究所建设以来,南京土壤所不断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通过逐渐细化的分类考核,最大可能地拓展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和岗位晋升通道。

王一明也是这项改革举措的受益者。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他,2012年至今共服务了30多家企业,近5年从企业获得经费3000多万元。

他从副研究员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按照原来的评价体系,像我这样成绩不以论文形式呈现的人,岗位晋升比较困难。”王一明称自己很幸运,“特色所改革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

王一明的例子为研究所的人才蓄水池带来一片涟漪,让有兴趣从事技术转化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成长的道路被打通,可以更加坚定地做“有用”的工作。

青年是创新的未来。事实上,特色研究所建设给了研究所青年人才更大的成长空间。

“一三五”领域前沿项目,被所里的年轻人亲切称为“种子基金”。从项目立项、申请、评估到验收,主角都是年轻人。所里不仅在经费上给予有力的支持,更让他们从心理上获得了认可。“种子基金”的孕育,对于青年人才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走上更高的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支持。

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梁玉婷常说,自己是伴随着特色研究所的建设慢慢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