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2)
“我一开始对机构改革有一定的情绪,所里的科研经费已经够了,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干。”沈仁芳坦言,“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好的坚持即可,但一旦有问题就要立马采取措施。”
事实上,体制机制中的瓶颈问题的确存在。
通过一次次沟通、推进,大家对“改什么”在认识上逐渐达成统一,“怎么改”的具体路径开始变得清晰,改革的共识与动力不断汇聚——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优势力量和主要工作更加聚焦于“土壤地力与保育”和“土壤污染与修复”两个特色方向,在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土壤污染修复、土壤资源决策支持服务等方面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协同创新 树大根深
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孙波曾有过一次难忘的项目申请失败经历。
2012年,原农业部向国家提交了8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孙波牵头的全国土壤酸化治理项目排在第十,是个大团队项目,经费接近1亿元。可结果他的项目最终被“砍”了,原因是“优先支持小项目”。
孙波至今仍不无遗憾,“现在的科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大’了,不像过去,小项目很多”。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开始出现。“不再是单兵作战的时代了,协同起来胜算更大。”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杜昌文深有感触。“单独的课题组就像一根根手指头,协作的大团队好比握紧的拳头,拳头再小,也比手指有力量。”
于是,南京土壤所瞄准国家粮食安全、藏粮于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原有60多个PI进行优化组合,整合各学科组优势力量,设立土壤资源与信息、土壤地力与保育、土壤环境与修复、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生物与生态等5个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部。
研究部的组建,打破了“有人才、没团队”的状况,实现了“PI作坊式”向“大兵团作战”的转变,优势力量和主要工作更加聚焦于“土壤地力与保育”和“土壤污染与修复”两个特色方向。
如果说,PI制(课题组长负责制)实现了“公社集体制”向“个人承包制”的转变,那么,研究部则实现了“个人承包”向“集体经济”的扭转。
PI制的贡献在于,把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有利于自由探索,但碎片化、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导致的难以集中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利于集中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综合性问题、凝练重大成果。
以前项目招标,南京土壤所常常有两个甚至多个研究团队去PK,让沈仁芳哭笑不得。现在任何一个地方招标,各个研究部内部会协调好,所里只有一个团队前去投标。
过去,课题组从自身学科方向和队伍学科互补的角度组建团队,但这往往会导致同一个方向的人才分布在不同课题组里,在所层面出现研究力量分散且重叠的情况。研究部的组建,则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从更大的视角匹配人才,使人才结构更趋科学。
“我们所在职研究人员300多名,每个人应该有区别于他人的自我特色,在所里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只有这样,每个人对研究所的贡献才能凸显出来,才能最大程度根除人才内耗的问题。”南京土壤所人事处副处长胡君利说。
研究部的优势还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以前多个课题组整合起来形成较大合力,在成果凝练集成方面取得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