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人问津的学术报告(2)
这是一群充满抱负和理想,却被忽视的青年。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刚刚走出校园或留学归国,也有的已经工作有些年头。没有专家院士们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威望,也没有一顶顶“帽子”,但他们同样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地教学、搞研究,有自己的新思考、新主张,急于分享,却发现无人问津。
“在国内的高校中,我感觉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孤军奋战。尽管可以加入团队,但有时感觉仍像是为老板打工,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会受到一定的压制,无暇顾及。”郑茜说。
她坦言,近些年,高校的挖人大战持续,尽管提出了除“四唯”,但“余韵”仍在。高校为了发展,引进大量的“帽子”人才,而这些人才往往一进校就给资源,配研究生,配实验室等,其中确有很多能人,但同样不乏一些名不副实之人,导致资源浪费。有时,也让原本就驻扎在学校里的“老人”们感到不公。
“学校、院系大力引进人才,有其优势和益处,但却忽视现有人才,没有给予后者足够的关注和资源上的考量,我觉得多少是有些失衡的。”
储存还是培养?
事实上,人才流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国外的著名高校以及国内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大量引进外来人才,自己培养的人才是不会留下来的,输送出去,过几年再回来也是可行的路径。而高校中的学术氛围丝毫不会受到破坏。
以英国高校为例,它们为学术研讨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校内图书馆和部分教学楼往往配备有独立使用、可供预约开展学术交流的研讨间。
江苏大学副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张伟华就曾这样描述英国大学的校园,“漫步在图书馆内,随处可见一个个研讨间里同学们热烈讨论的场面,给校园平添了几分浓郁的学术氛围”。
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也配备有专门的研究生研讨间,但多数是传统的砖墙木门结构,且位置较为隐蔽,甚至许多研究生不知道有研讨间这样的便利设备。久而久之,许多研讨间形同虚设,近乎废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浓郁的学术氛围也是我国许多高校在着力打造和建设的,但往往收效甚微。
“现在大学里面学术氛围搞不起来,就是因为大家都在数有多少人才,而且这些人才都是有头衔的、已经‘长出来’的,对于那些还‘没长出来’的人才就很少过问。”吴兆录说。他强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储存人才的地方。如今在一些排名、评估的影响和导向下,高校都在想自己有多少人才,而不是产出了多少人才。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学生也不再看老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乎自己听了某某专家、院士的讲座。
“这种追求有名气的人、把没名气的晾一边的行为,就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学术氛围和影响,变成了要听学术报告,就去听名人的。如此导向,会让大学里学术氛围越来越淡薄。”吴兆录说。
做自由的学术
自古以来,成事者不拘年龄、地位。作为美国乃至世界学术发展重地、以诸多杰出校友闻名于世的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村修二和他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故事,在其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相信许多人都已知晓。他只是一名小公司的职员,后来成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没有那么多的光环和头衔,在学校的一座“小破楼”内,却研究出了让他在未来大放光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