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人问津的学术报告(3)
“学术和科研应该是自由的、兴奋状态下的创新、创造和交流。大咖一言堂,又或者一见面就互相吹捧、万事皆好,这样的学术交流有何用?这样的氛围也不该存在于高校中。”方淑波说。
在他看来,如今,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干预还是太多。过于繁琐的考核机制,导致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是以应对目前的评价考核为主,让人无暇选择真正有意义、有前景的科研方向安心搞学术。因为过多的考核、行政会议,有时可能有个报告与自身的研究兴趣相关,但常因某些额外的活动而不得不放弃。
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很多管理方针,比如杜绝“四唯”。不过,方淑波认为,“帽子”和创新没关系,它只是以前工作达到的程度,而在创新面前,大家都一样,并非得了“帽子”的人就一定强。创新不在于头衔和资历,就算是年轻人,只要能做得好、有独到发现,就值得尊敬。
“那应该是一种尊重创新的、自由的氛围,而不是盲目的权威崇拜。有些权威在学术圈子里没有起到学术引领作用,相反却阻碍了真正的学术创新。”方淑波指出,青年教师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公平的机会。在很多高校、机构中,我们要能够打破裙带关系,在管理上更公开、透明,让新进的青年教师能够看到希望。
打破隔阂与藩篱
除了自由受到限制,在郑茜眼中,每个教师或研究团队间淡漠与竞争交织的隔阂与藩篱,也是高校学术氛围难以形成的问题所在。
“教师间也存在着看不见的隔膜。各自规划出一块地盘,‘我不去打扰你,你也不要来打搅我,最好不要有交集’。有交集时,如果互为竞争关系,就总担心对方会抢夺自己的东西。交流就更不存在了。”郑茜叹息道。
对此,方淑波有相同的感受。
他表示,与西方不同,我国高校科研团队比较分散,老师进校后,基本上是各做各的。“我们所鼓励的实际上是一种精英科研,各自为政。这与目前科研管理、考核等都有关系。大家都只关心自己那一块,不关心的学术交流就不参加。很多难得的交流机会也得不到重视。”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变得怠惰消极。当然,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目前许多学生读研并不是出于对哪个领域的热爱和研究的积极性,而是出于未来工作的考量,想要再镀一层学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不要谈学术了。
不需放眼欧美,我们的近邻日本的高校,就有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画风”。曾在日本高校访学过的郑茜,感受尤为鲜明。
日本高校中同事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多且频繁的。即便不同老师门下的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也很充分。比如一个老师的课题,很多其他老师的学生也愿意来帮忙,彼此间的交流不存在界限。
“做科研不是闭门造车,两个组之间有竞争,就一定要划清界限。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做科研需要与你研究领域类似的和不类似的科学家都进行交流,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灵感,找到更多的研究兴趣和方向。”郑茜说。
“高校在考虑资源配置时,要注意把所有教师都考虑进去。引进人才对于学校发展是有优势的,但是如果忽视现存的人才,人心就散了。没有凝聚力,就无以为继。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很难建立起来。”郑茜呼吁。
她表示,加强学术氛围建设,高校需要摆脱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标签的束缚,还青年教师以学术交流的平等与自由;更须明确,人才要培养而不是储存,给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以鼎力支持。青年教师自身也要打破彼此间专业与门户的隔阂,在参与并享受学术交流的同时,去发现更多的兴趣点。
《中国科学报》 (2019-06-0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