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体验一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云”体验一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使用金属浴灭活病毒
超净工作台的无菌环境中配置反应组分
待测样本与反应组分混合,离心
使用金属浴温育反应体系
通过便携蓝光仪观察检测结果
最左侧样本呈荧光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从咽/鼻拭子样本送到医院的检验科,到人们拿到核酸检测结果,这一过程非常的“神秘”。5月30日,正值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第三届“科学传播月”活动如约而至,通过一场直播解密了这一过程。
本次科普活动的主题为和新冠大作战——走进中科院带你“云”体验一场病毒检测,让受众在云端跟随科研人员学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工作原理、研发,并近距离体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的过程。本次科普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干细胞创新院)举行。
据悉,干细胞创新院成立于2017年7月,是中国科学院在生命健康领域的重要布局。研究院主要从事衰老与代谢、创新生物技术、生物治疗、器官智造、生殖健康、再生医学等方向的研究。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干细胞创新院的科研人员承担了国家多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应急项目,针对多个科研领域和疫情种的重大需求开展疫情科技攻关。干细胞创新院博士郭璐介绍,干细胞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二是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开展的临床实验。疫情期间团队多位同事逆行奔赴武汉开展科技攻关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活动中,郭璐与观众分享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及检测过程,实验前她提示,该实验应该在P3实验室进行,为了向观众演示这一效果,本次实验采用的均为模拟试剂,并非真正的新冠病毒。
郭璐介绍,核酸检测主要分三步,提取、扩增和检测。“咽/鼻拭子只是完成了初步提取,为了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接下来还需要用金属浴等温度装置对病毒进行灭活,随后裂解使其释放出蛋白质包裹下的核酸物质。”郭璐说。
此时,病毒核酸还不能与反应组分直接“见面”,“样本中的病毒含量通常较低,直接跟反应组接触,往往灵敏度差,不易看出结果,因此需要对核酸进行扩增。”郭璐说。
扩增后,在特异蛋白终于跟核酸见面了,“这一过程就像警察抓小偷,特异蛋白成功识别出病毒核酸,并且发出荧光。”郭璐说。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只凭荧光还不能给出样本阳性的结论,一般还需要配合被检测人员体内抗体的检测结果。郭璐介绍,病毒侵入人体,往往十几天之后才能刺激产生抗体,为了将检测窗口期提前,核酸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