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性教育:夹缝中求生存(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07 10:34:11
浏览

王存同说,这种教育呼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是把爱的教育、性的教育和疾病与死亡风险教育贯穿在一起的性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负责任的、安全的性观念,以及生殖健康保护的常识和意识。

福建师范大学的性教育课程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性生物学,主要涉及解剖、生理、功能、卫生保健等等。二是性心理学,主要讲性心理的发展过程,重点为幼儿的性心理、中学生的性心理及大学生的性心理。据江剑平介绍,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让大学生在组织家庭成为父母后,知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其次,对师范生来说,可以在工作后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最后会涉及他们身处的阶段,讲恋爱、婚前性行为等的心理应如何调试;三是性社会学,比如人口计划生育、艾滋病及性传播疾病、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自我保护和防范。

“我们的课程目的总的来说是普及性科学、促进性健康、构建性和谐、提升性文明。”江剑平说,这样的课程设计要让学生首先学会性科学,其次调适自己的身心健康,再次要适应社会。这是一个培养知识、情感、观念三维目标融合的过程。

开课近20年,江剑平深刻感受到在大学中坚持开设性教育课程带来的变化。

第一年上课时,由于担心学生找不到教室,江剑平站在教学楼外引导学生,这些学生怯生生地问他,“老师,请问健康教育的教室在哪里?”江剑平打趣说,这里没有健康教育课,只有“性健康教育”课。学生们羞赧一笑,对对,就是这个课。

二十年前,学生们甚至对“性”这个字眼羞于启齿。

今年初,有一个学生在本学期的第一次课前兴奋地告诉我:“江老师,终于选上您的课了。我选了两年都没选上,这是第三年。”

学生对性教育课程的热情不断高涨,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也日益显现。曾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男女同泳会怀孕吗”,带动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通过江剑平对精子存活环境的引导分析和同学们的自由讨论,最后大家自己得出结论:男女同泳是不会怀孕的,不是说怀孕的概率很低,而是肯定不会怀孕。

“通过这些讨论,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江剑平说,通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对待网络传言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智。

福建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在课余成立了“青芽性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性教育和各种性教育支教活动。

学生们能在学习之后,主动进行性教育的传播,这也是令江剑平颇为欣慰的地方。

制度化

“老大拦”有意无意的阻拦,使开展性教育课程的大学无一例外存在两个现象:一是课程全部是选修课;二是依靠少数老师的热情维持课程开设。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制度基本没有建立。“多数大学的现状是如果有老师有开设课程的积极性,就申报一个选修课,学校领导比较开明的话,会批准这个选修课。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学校也不会主动要求老师开设性教育课程。”张玫玫表示。

说到底,在具体落实层面,多数还是授课老师的积极性,而不是学校层面的制度性布局。

据了解,在国内大学中开设的性教育课程基本属于通识选修课范围,每学期在30学时左右,能选修到的学生大概只占全校学生的10%。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学的思政系列课程由于制度化程度高,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有完备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教材、完善的教学体系和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支撑。

但性教育课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个课堂讲成什么样,还是要看具体授课老师的个人理解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