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军” 链“天路”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3 09:38:45
浏览

 
 
铸“铁军” 链“天路”  
 

铸“铁军” 链“天路”

空天院新技术园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供图

■本报记者 丁佳

5月23日凌晨,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一群科研人员仰望着天上的一个小白点,发出了欢呼声。

7003米!新的世界纪录!

此时此刻,高寒缺氧、暴风雪、强太阳辐射、连续昼夜加班都无法阻碍大家的激动心情——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系留浮空器新技术终于获得成功应用。

此时此刻的北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领导班子的心中更是充满欣慰,这个筹建仅1年多的新型国家研究机构再次用实力证明,他们是一支能为祖国打硬仗的战略科技力量。

“从空天院的改革成效来看,该创新研究院是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典范……为中国科学院近年成果井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积极争取承担建设国家实验室任务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也是中国科学院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主要力量。”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曾对空天院给予高度评价。

对科研院所的各项工作,中国科学院党组一向严要求、动真格,这样的溢美之词并不多见。那么,作为中国科学院体量最大、调整力度最强的创新单元,空天院改革成功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铸“铁军” 链“天路”

2019年2月,空天院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职工代表大会围绕改革集思广益。

安逸里的危机

不管是灾害应急响应、资源环境监测、国土资源调查……利用空间技术获取信息对地球进行观测,从来都是重大的国家需求。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国空天信息技术已经由初期探索研究、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向自主创新、体系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转变。卫星、机载遥感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等空间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站网已覆盖我国全部陆海面积、亚洲70%的面积,接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中国科学院在空天领域的贡献,空天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从不避讳:“近年来,我国在空天信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科学院在空天领域开展了多学科、多平台的完整研究,其中主要力量包括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和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等。

每个所都是大所、强所,舒服的“小日子”就这样继续下去,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科学院内部,从上到下,使命感和危机感始终驱使着他们做出改变。

“我们国家的论文、专利这么多了,但还是有很多‘卡脖子’的地方,仍然有许多‘燃眉之急’和‘心腹之患’,这是因为我们的创新链条还不够长,还有断的地方。”吴一戎坦言,“空天领域很多都是大项目、大工程,离不开团队作战。中国科学院这几家相关研究所虽然都做得不错,但因为体制机制的限制,很难站在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布局。”

这正是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研究所分类改革力求解决的问题。2017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在中国科学院电子所、遥感地球所、光电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空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