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霾而上(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03 17:08:31
浏览

城市环境所综合处处长陈伟民一直参与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的筹建,他现在是中心运行办公室主任。在陈伟民看来,这样的安排是中科院从战略层面考虑后做出的。他记得中科院领导曾多次说过:城市环境所与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的领域方向较为接近,理应成为研究大气污染的主力军,只是目前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但这也恰恰是以新建研究所为核心打造网络式团队的契机。

贺泓对中科院党组的顶层设计表示认同。“放在新建研究所,更利于大气污染与控制交叉学科的发展。”

灰霾专项启动后,科研人员的“追霾行动”随即展开。贺泓介绍,科研人员按照既定方向和目标展开研究,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然而2013年1月,北京突如其来的一场重度灰霾,打乱了大家的节奏。

“这么大的灰霾,你们采取什么行动了?多快能把灰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搞清楚,向社会公布?”就在贺泓团队商量对策时,中科院领导的电话打了过来。“你们应该拿出像抗震救灾那样的心态从事这份工作。”

这通电话对贺泓的触动非常大,他开始反思此类科研任务的社会责任问题。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贺泓和团队成员长期坚守在一线,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次灰霾来临,他们都要立即行动起来,准确预报、加强监测、分析成因。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状态下完成的。

2015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这样的结果让贺泓很欣慰。“但目前在二次颗粒物致霾上还有许多科学问题要解决。”这是贺泓带领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科研人员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之一。

在探索中完善

其实,大气环境卓越中心起初叫中国科学院城市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名字源于其依托单位城市环境所。在2016年大气环境卓越中心召开的理事会上,作为中心理事长的丁仲礼提出,城市大气环境的范围过于狭窄,不符合大气环境研究的规律。该观点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

在贺泓看来,作为大气环境领域的卓越创新中心,其名称应在研究对象、空间尺度、过程效应以及防控范围等要素上有所体现。

例如,大气科学研究常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东南沿海地区等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区域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以及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清单,开展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迁移转化研究,以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

2016年11月,经中科院审批,原名称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

早在成立之前,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相继制定了科技成果考核奖励办法、成员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经费统筹管理办法、共建共享协议等一系列文件,加强规章制度的保障建设。

但改革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的第一次评估验收并没有通过,大气环境卓越中心全体人员压力倍增。

“大家并没有气馁,坚定信念,把压力变为动力。”朱永官表示,他们认真分析未通过的原因后,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成立之初,大气环境卓越中心就成立了执行委员会、运行办公室,完善多家研究所共建与协作机制。此后,根据中心人员分布特点,分别在合肥研究院和大气物理所成立了分中心,旨在进一步完善多家研究所共建协作机制,密切中心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

与此同时,大气环境卓越中心进一步强化执行委员会功能,提高协同作战能力。陈伟民介绍,执委会成员基本是中心的核心骨干和骨干成员,每2~3个月召开一次执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