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诺奖解读:锂离子电池,“足够好”!(2)
2017年,吉野彰来上海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感慨中国车用锂电池发展之迅猛。同时,他还表示:“尽管技术千变万化,但与之相对应的科学研究并非一日之功,在快慢之间寻求平衡与突破才是科技的真正要义。”
“我想,除了他们的智慧外,执着是三位身上都具备的品质。古迪纳夫今年97岁,吉野彰今年71岁,都还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汤卫平说。
未来,路在何方?
这次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锂电池,无异于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打了一剂“强心针”。
陈军说:“锂电池的基础研究,国际上公认是美国领先,日本产业化做得最好。这些年中国培养了一批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的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曹余良认为,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世界最大,未来中国锂离子发展的重点应是如何把技术做得更好、产业做得更加完善。
陈军表示,锂电池的研究核心是正极、负极材料以及膈膜,它正朝着高容量、金属化、固态化等方向发展。
辛森说:“当前,锂电池能量密度要不断往上做,就相当于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塞入更多的锂离子。但是,金属锂是碱金属,本身化学性质很活泼,肯定会带来一些安全上的不确定性。怎么去稳定正极和负极的化学安全性,这是锂离子电池未来要做的一个重点。”
辛森表示,锂属于稀土资源,并不具备资源优势,因此除了锂电池之外,还应当做一些其他电池资源的开发,比如钠离子电池。
“客观来讲,锂电池性能还没有达到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的要求。呼唤新的材料与体系,这也是下一步以及未来十年国内追赶的方向。”陈军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