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新冠”,中科院微生物所有哪些进展(2)
约两年前,我们已经开始中试化生产gp96,如果找到了T细胞的一些保守表位,马上就可以合成疫苗。我们一个月之内肯定能做动物实验,因为重组蛋白gp96是现成的。如果疫情会在一两个月内消散,这个疫苗可能作为储备的价值更大一点;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比如到三四个月或者以上,疫苗有可能研发出来并发挥作用。
T细胞不像抗体细胞,一般都比较保守,比如SARS、MERS等病毒变了,但其T细胞表位没有变,或者变得不多。所以,持续研究下去,很有可能设计出通用的冠状病毒疫苗,这也是我们国家一个最终的梦想。下次再出现新冠状病毒,我们这个“武器”就可以马上拿出来用。
病毒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报》:针对2019-nCov传播机制的研究有哪些进展?
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施一: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分为三个环节:入侵——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包括病毒基因组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合成的病毒基因组和病毒蛋白组装后形成新生的病毒粒子,离开宿主细胞,再去感染其他宿主细胞。我们主要针对病毒的入侵和复制机制展开研究。
在入侵机制方面,中科院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时的细胞受体跟SARS-CoV受体一样,都是ACE2。现在,初步还发现新病毒跟受体的结合力比SARS-CoV略强一些。我们正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与不同物种来源的ACE2分子的结合能力,探索病毒传播时可能利用的中间宿主。
同时,通过比较2019-nCoV和SARS-CoV的病毒聚合酶蛋白基因,我们发现它们的相似度很高,在90%以上。我们现在针对聚合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筛选了约50个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正在准备测试和验证活性。
在50个化合物里头,有一个叫作利托那韦的化合物是一种抗艾滋病的药物,最近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已经证实它在细胞层面具有抗病毒的效果,其后续的临床使用,正在走相关程序报批。我们也希望能够发现医院已经在用的更多老药,可以更快地用于临床救治。
我们也在跟医院合作,尝试了解新病毒在人群中扩散时可能发生的基因组变异。冠状病毒是现在已知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RNA病毒,相对于人类用DNA作为遗传物质,其RNA基因组复制时的保真性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更多的变异。
微生物所病原微生物结构生物学研究组研究员齐建勋:知道2019-nCoV与宿主ACE2受体结合后,我们还要知道它是如何结合的。
我们采用3个“放大镜”看病毒是如何侵入宿主细胞的:首先采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在原子层面上探究病毒与宿主受体是如何相互作用;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方法探测病毒与宿主受体在分子层面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然后采用小角散射方法研究病毒和宿受体的作用模式,最终把不同层面,不同尺度的信息整合起来,破解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只要破解了一个入侵机制,就可以指导设计药物、抗体或疫苗进行防控。
微生物所生物信息和计算生物学研究组研究员王军:我们做的最多的工作是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新的测序手段的利用,以及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分析方法。
我们现在一边在抓紧利用新的测序技术获取更多的基因组信息,分析更完整的基因组变异情况,追踪病毒在传递过程中可能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