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再擂战鼓(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01 22:08:42
浏览

《中国科学报》:这段时间不少出版社紧急组织与疫情相关的健康、生活类图书出版,并采用电子首发的形式,您如何评价?

刘佩英:在疫情暴发的时候,迅速、第一时间出版指导民众防疫抗疫的图书,是出版社的使命所在。网上自然也有相应的一些信息,但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更权威、更系统,因此,更有指导价值。采用电子首发,就是希望能破解纸质出版流程慢、传播慢的劣势,让有用的信息尽早到达读者手中。

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出版社一窝蜂都去做防疫知识的图书,内容大同小异,医学科技类出版社有医学出版基础,出版这些图书有优势,一些非专业出版社也为了体现存在感,而出版这些科普类读物,就有些资源浪费了。另外,从现有的出版物看,其内容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再挖掘,现在的视角多为防疫科普类,那么,是不是也可以从历史、管理、法律、统计学等社会科学角度去开发一些读物呢?

《中国科学报》:这次疫情会对出版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佩英:这次疫情给我们传统出版人再次敲响了警钟,擂响了数字化转型的声声战鼓。疫情之下,书店停业、物流不通、学校不开学,纸质图书的销售一片迷茫。而手机移动端则进一步成为民心之所系的地方,攻占了民众的信息获取点。出版社已经在采取行动,纷纷“触网”,如开始重视视频荐书、视频卖书。

疫情之后,我认为一方面,出版社会更加坚定“精品出版战略”。另一方面,就是寻找新出版之路,即做更好的电子产品、数字产品,做知识服务平台,做垂直领域专业平台。

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会更加迫切。对此,我有三点预测:一是出版机构的云上办公系统会进一步完善。有些出版机构很早就有完善的线上办公系统,这次居家办公效率就会很高,基本不影响业务流程。而有些中小社就相对发育不良,线下流程仍然繁琐缓慢,居家办公后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会促进其下决心完善自己的线上办公系统种种暴露出来的问题,会促进其下决心完善自己的线上办公系统。

二是很多出版机构会建立专业团队来开发数字产品。专业的事情,要有专业的人来做。以前有的出版机构因为数字出版的收益很小,可有可无,都是纸质编辑兼着做点工作。这次疫情会让有些出版机构下决心引进做数字出版产品专业团队,而不只是让传统图书编辑简单转型。

三是这次免费浪潮会让一些出版机构好的数字平台脱颖而出,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文泉学堂知识库,中国农业出版社的“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以往可能受关注不多,这次在疫情下就“跳出来”了。当然这与他们内功早已修炼得好有关。知识库权威、准确、系统、全面,能够帮助某一个行业或者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科学报》: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言论称电子书将替代纸质书,而实际上近20年了,纸质书发展态势还很好,这次疫情会影响二者的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