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科学的金字塔尖:这门需求缺口巨大的学问为何少有人选?(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0 20:10:55
浏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谭光明也介绍道,从上世纪60、70年代到80、90年代,美国的并行计算也是重硬偏软的模式,以硬件带动软件的发展。随着设备的普及,软件的需求、应用的需求逐渐增加,美国才在软件和应用开发上部署了更多比例的投入。

如何破局?

中国并行计算软件应用和专业人才的滞后局面,如何破解?

迟学斌认为,国家首先要在并行计算方面形成稳定的投入,让从事交叉科学研究的人才能够更安心地投入他们的工作,逐渐培育出一批领先的软件成果。“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开发一个并行计算软件动辄十几、二十年,少有公司敢冒这个风险。因此,国外的成功经验也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形成一个初始版本,再由公司介入进行后续的商业化。

此外,有了稳定的资金支持,还要考虑这些费用能不能用到人的身上。现在相关的科研项目还有许多约束,今后需要做一些适当的调整,让支持力度真正落实到人才个体。

最后,并行计算的发展思路应该调整到问题导向,“做硬件的人说的不一定用得上。”例如,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批巨大的挑战,围绕这些问题去造机器、去做软件研发、去培育人才,形成有针对性的突破。

澎湃新闻也从中科院方面了解到,第一届中国科学院“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即将在3月25日开赛,正是针对软件环境、学科应用方面的相关瓶颈谋求突破,帮助培育高水平的技术交叉型人才。

大赛设置基础算法、人工智能、应用三个赛道,旨在提升国内自主软件开发水平,促进并行计算在科学和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

金钟介绍道,大赛会优先选择适合并行计算的应用提炼出一些核心算法作为算题,使并行计算能率先在重点领域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迟学斌还希望这次大赛能对学生们起到一个广告作用。“以前一直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次并行计算大赛是恰逢其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