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冠血清调查 国外需更多中国经验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3 08:03:45
浏览

4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国际合作工作情况。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已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的国际通报会,把最新版的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术文件以及会议视频上传至二维码,形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网上知识中心。将新换肺炎的防控策略、诊疗方法和技术标准等经验成果,毫无保留地向所有国家开放。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司监察专员李明柱表示,到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40多场视频交流会,分享在新冠肺炎应对方面的经验。李明柱称:“现在国外这种请求特别多,我们近期还将安排20多场。”

血清调查已在部分地区开展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依然非常艰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新冠肺炎病例早发现的核心,目前我国新冠肺炎外防输入的压力不断加大,为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当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主要侧重于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好入境人员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发热症状人群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调工作;第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家庭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第三,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学校、托幼机构在复学、复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摸排;第四,养老机构、残障人员福利机构、监管场所等发生的异常情况。

此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做好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是眼下为今后实现新冠肺炎科学防控必须完成的极为紧迫的关键任务。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局势的好转,核酸、血清检测等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方向也有所调整。

在前期疫情阻击战阶段,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病例和控制疫情,实现对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降低感染和扩散的风险。

而目前,国内疫情已实现基本阻断,在代表性地区开展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在人群中进行有代表性的抽样,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有助于了解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水平,揭示病毒感染后的疾病谱,科学评估疫情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对未来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血清调查工作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开展。

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力为确诊病例1/3

3月31日下午,国家卫健委首度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当前学界对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力的问题说法不一,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造成中国疫情的新一轮大爆发。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宁波疾控中心开展了一项局部调查,通过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他们发现,平均每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能够传播将近3个病人,平均每个无症状感染者能够传播不到1个病人,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病例占总发病人数的4.4%。

“也就是说,从个体水平来看,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效率约相当于确诊病例的1/3,从群体水平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对疫情的扩散贡献是比较小的。”吴尊友说。

而在南方某省开展的一项规模更大的研究显示,1500多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有7人发病。但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这7人不仅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同时还与确诊病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