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神奇触媒,加速了我们的创造”(3)
孙鸿烈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考察队各专业的人整天在一起,经常相互请教。即使在野外,也组织一些学术活动,请某一位专家作报告,大家提问,分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讨论分析。这种百家争鸣的作风对于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深化大有裨益。
然而,要实现这种学科交叉、渗透的效果,开放、联合、流动的体制保障是必需的。郑度提到,当年,青藏高原科学研究队伍由来自不同部门的科研人员组成,既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也有来自生产部门和地方有关单位的。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研究课题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转变,不同部门单位、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联合更加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研人员年龄的增长,科研队伍也不断更新流动。
可在郑度看来,就目前的管理体制而言,科考项目还需打破不同系统、部门之间的壁垒,因为跨学科、跨部门的交流并不那么容易。
若问未来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前沿方向在哪里,答案一定是地球系统科学。
第二次青藏科考于2017年8月启动,正式步入深化阶段,从以定性为主到定量、定性相结合,静态现象型研究逐渐向动态过程机制研究、单一学科向综合研究、国内研究向全球化研究过渡,并更加紧密地跟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相结合。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未来要想在地学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就必须坚持多学科、大综合的科学实践,多出集成性的大成果。”孙鸿烈一直把“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植入青藏科考的顶层设计中。
“最怕的就是各自为战、碎片化研究。”孙鸿烈认为,目前地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不少,少的是真正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综合研究,对提炼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协同攻关的实践和能力不足。
他相信,要想跨越重重阻碍,不仅需要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来提供支持,更需要一批拥有大视野和前瞻决策力的战略科学家,为基础研究的未来筹谋布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