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棘手的手术,我都愿尝试”
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专家孙保胜:
“再棘手的手术,我都愿尝试”
孙保胜正在看患者的影像资料。
“孙叔叔,你看我走得好不好?”
视频中,一个小男孩儿佩戴着护具,走路虽有些趔趄,但丝毫没有影响他面部的喜悦表情。而蹲在一旁的妈妈转过头,偷偷地擦拭眼角的泪水。
这段视频的拍摄者是男孩儿的父亲。本应该带孩子到北京进行术后复查,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他只好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请孩子的主刀医生、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孙保胜进行指导。
“术后恢复得非常好,继续佩戴好支具,保护好孩子,每天再坚持锻炼,上下午各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平常戴着支具走一走,等疫情结束后,再过来看门诊吧!”孙保胜通过微信语音对患儿父亲进行叮嘱。
孙保胜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个男孩儿是一名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右侧胫骨假关节的患儿,这种疾病发生假关节后的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通常临床上的治疗策略首要的是在发生假关节之前尽量预防和避免骨折,发生骨折出现假关节之后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尽可能地避免下肢畸形加重。患儿父母跑了多家医院,最后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并进行了手术。“孩子能站起来行走,对于家长和医生都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相比其他科室,儿童骨科更具有‘艺术创作’的特点。”孙保胜告诉记者,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科手术不仅需要考虑当下治疗的策略,还要预计出今后骨骼成长的空间,这就需要“精雕细琢”,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
细心与耐心考量的是责任心
从事儿科医生,并不是孙保胜的儿时梦想。因为在那个年代,科学家对学生们更具吸引力。“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家里人觉得医生能治病救人,能够帮助病人摆脱病痛,职业稳定还有成就感,就让我选择了医学院。”
如果说当时选择医学道路,还夹杂着家人的期望与个人的迷茫。而当从事儿科医生后,专注与责任便成为孙保胜对职业最好的解读。
“儿科医生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素养之外,更要具备细心与耐心。”孙保胜说,儿童特别是低年龄儿童,不会或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需要儿科医生仔细地去观察,再结合专业知识,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多年的临床工作,孙保胜觉得,儿科医生应该被称为“儿童家长的医生”。因为只有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医生制订的临床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被理解与执行。所以,不论是门诊过程中,还是手术之前,他都愿意花一点时间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在处理一些复杂疑难骨科手术的时候,医生愿不愿意冒风险,与家属的信任密切相关。”孙保胜说,一个患儿的背后,关系的是一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的命运。很多患儿都是辗转就医多次,不得已才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所以,即便再棘手的病例,我都愿意试一试,因为这很可能对患儿来说就是生的希望。”
孙保胜(左)正在为患儿进行手术。
早干预,治疗效果更佳
通常儿童骨科以矫形和创伤为主,其中创伤骨科主要包括各类儿童骨折和感染,矫形骨科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各类肢体畸形、肌性斜颈、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骨与软组织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