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数33岁!这帮人破了万米深渊科考门槛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19 07:01:09
浏览

 
 
平均年龄33岁!这帮人破了万米深渊科考门槛  
——记中国科学院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平均年数33岁!这帮人破了万米深渊科考门槛

团队成员在着陆器前留念。(图片来源: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海南三亚的鹿回头风光宜人。这里有椰子树、凤凰花,阳光在海面上一照,能看到三四种不同的蓝。对普通人而言,鹿回头是景点,但对中科院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来说,这是他们走向战场的地方。

在这里,十余位团队成员研发出数台形态、功能各异的着陆器。5年来,这些着陆器累计完成184次下潜作业,其中26次超过万米,更带回许多深海样本和宝贵数据,为中国的深渊科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潜入深海就意味着潜入未知,着陆器下潜深度每增加一点,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万米深海的大门被叩开,中国的深渊科考有如装上加速器一般。

在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称深海所)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陈俊看来,突破万米意味着从0到1的原始突破,但团队的终极目标是在技术上不断超越。

“将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更多。”陈俊表示,未来,着陆器的功能会变得更复杂,多个着陆器同时在水下作业也将变为现实。

几经波折,驶向万米深渊

2016年6月,马里亚纳海沟,着陆器“天涯”首次潜入万米深海,带回超过100升水样。这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天涯”号的成绩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是“天涯”首次正式出海,“当时只计划做7000米的任务”,现任深海所高级工程师的李俊负责着陆器总体设计,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作为中科院“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战略性B类先导专项的一部分,着陆器的首航目标相对稳妥。

在船上,着陆器既定任务完成后,专项首席专家突然发问:能不能突破一下,看看着陆器的最大工作深度?拆除部分装备后,“天涯”3次下潜并顺利回收,最大深度近8000米。

“能不能下到万米?”面对这个问题,团队成员沉默了。彼时着陆器是按7000米标准设计的,若下潜深度过大,控制系统无法工作,着陆器就只能靠声学信号接收指令。一旦声学信号不稳,着陆器很可能回不来。尽管早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万米技术路线,着陆器的浮力材料和声学装备的指标也是万米级别,但现场改造仍然很冒险。

几番激烈讨论后,陈俊等人开始认真考虑冲击万米的可能性。仔细过每一个细节、问题,着陆器上指标没到万米的设备,能拆则拆。

带着大家的忐忑,“天涯”着陆器再度下潜。

“我们全部家当都押在声学释放器上了”,团队成员、深海所工程师蔡笃思回忆,“当时最紧张的是等着陆器发声学信号,等它上来”。

天不遂人愿。回收当晚,着陆器接连两次都没能按预估时间上浮,所有人都紧张极了。

“会不会是没抛载成功?重力和浮力有偏差?”夜里12点,陈俊仍守在甲板上,他一边和其他人讨论,一边飞快地想是哪出了问题。其实改装时,团队成员反复计算,由于给着陆器留了安全余量,上浮时间比预估得更长。

最终,凌晨1点,“天涯”终于在漆黑的海面上露头,回收过程有惊无险。

陈俊至今还记得,在漆黑海面上看见着陆器灯光忽闪的一刹那:“就像看到黑夜中最亮的星,特别兴奋。”

不止万米,要在深海逛超市

“天涯”潜入万米后不过半年,陈俊等人又带着改装升级的着陆器重返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次,无论是人还是着陆器,准备得都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