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人才造就:多方面晋升知行本领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7 00:05:12
浏览

 
 
代表委员议人才培养:多方面提升知行能力  
 

新冠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重大,从长远来看,也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学生面对人类灾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

但无论要求如何,始终绕不开人才培养中的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绕不开如何细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对此,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有更进一步的见解。

增加劳动教育、实践教育

在抗击疫情中,“90后”冲在抗疫前线,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但也发生了留学生发表不当言论的事件。同是青年人,为何思想上的差距如此之大?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指出,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既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偏激的态度。“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促进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刻不容缓。”

在他看来,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紧,难以涵养家国情怀的根基;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态单一,没有唤醒或催生家国情怀成长;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亟待丰富,家国情怀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家国情怀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形而上的东西、抽象的追逐目标,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指出,当国家、民族遇到了困难,哪怕是短暂的困难,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用什么样的心情或者行为来应对,就是人们常说的家国情怀的表现。

如何提升家国情怀?受访者均表示,要特别重视“五育”中德育的立德树人作用。道德情操在个人层面是品德修养,在国家层面即家国情怀。

但是,德育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疫情中不当言论的产生,与劳动教育的缺失也有一定关系,关键是当事人缺少感同身受的劳动体验。他进一步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他解释,一个人只有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了解流汗的过程,才能体悟到成果背后的付出,进而体会到国家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来之不易,才会在社会生活中树牢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的实践中塑造自我,才能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关爱帮助他人,才会永怀爱国之心、身践强国之行。

对于劳动实践所发挥的教育作用,熊思东认为,改变课堂教育模式,将触角延伸至社会,把思想认识扎根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很好的育人抓手。“过去我们说鞋上有泥的教授就是好教授,但现在不能简单地说,鞋上有泥就的学生是好学生,必须脚踏国家、民族的大地接受知识、深研学问,才能成长为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培养应对人类共同威胁的能力

在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中,无论是国际援助,还是科学研究,始终夹杂着不和谐之音,但总体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休戚与共的国际合作精神。大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应对人类共同威胁的能力,是疫情向教育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拷问。

吴普特指出,保护好地球、保护好人类家园,不仅仅是一国之事,还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必须树立全球资源配置的概念,这也是全球化的应有之义。当下,粮食、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多领域都表现出全球资源配置的特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是高校在“后疫情时代”应进一步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