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人才造就:多方面晋升知行本领(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7 00:05:12
浏览

事实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使命有着一致的追求。施卫东说,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培育青年大学生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又要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历史观与人生观中的有机成分。”

在熊思东看来,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应对国际范围内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他指出,当下人才培养的问题——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相当差距。“疫情给我们的一个反思是,人才培养既要使学生有良好的理论功底,更要强调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他以管理人才为例,我国并不缺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但人才培养中一个共同缺陷是实战性不强。这次疫情让人们体会到专门的应急管理人员的不足。而如果有一支专门的应急管理队伍,遇到类似情况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在施卫东看来,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还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加强理解与沟通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在相处中体现宽广的胸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进青少年信任、欣赏的合作观念,涵养青少年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

熊思东表示,人才培养还要有国际视野。如今高校都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但是否仍存在“隔靴搔痒”的现象,值得人们思考。如所培养的对外人才对国际规则并不熟悉,对各民族、各国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要改变走马观花式的‘引进来’,应真正在人才培养体系下更深入的功夫”。

慎待动物与加强健康教育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此次疫情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很好的“教材”,也是特殊的体验。

医学出身的熊思东分享了一组数据: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新现疾病出来,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再现疾病“卷土重来”。“再现疾病几乎100%与没有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新现疾病中82%都来源于动物。尊重人类和动物各自的生活空间、生活习惯和行为,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要准则。”

“我们要慎待动物,而不是善待动物。”熊思东曾与学生分享过这一观点。把动物从野外带回来进行人工饲养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善待”的表现,“对待动物要有敬畏之心,要把握行为的尺度。人们要建立起人类只是自然界很小的一分子的概念,不能对自然界居高临下”。

施卫东表示,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方能深刻理解“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施卫东认为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引导大学生们尊重自然,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二是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大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疫情期间,人们的目光聚焦卫生和健康领域。吴普特一直在思考,农业虽不直接与治疗疾病相关,但与公共卫生、人类健康有着莫大的关联,俗话说 “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吴普特指出,当前我国亚健康人群仍有70%左右,增强全民体质和促进重大疾病人群的康复,对饮食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发展“健康引领型农业”,使其成为人类最好的“医生”。健康引领型农业是指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指导,在绿色农业基础上,生产特定健康功能因子、强化营养素的新型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生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