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开放获取的7大事实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7 07:08:20
浏览

 
 
争议 | 有关开放获取的7大事实  
 

导 读

近年来,开放获取迅速发展,但争议不断。

5月5日,科学网公号推送了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的文章“在中国一年吸金最少7.6亿!警惕‘开放获取’变圈钱游戏”引发网友较大关注。

本着学术争鸣的原则,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赵昆华、赵艳、刘细文等倡导从全面视角,客观理解和以长远眼光看待开放获取。

为此,作者在本文详解了和开放获取相关的7大事实。包括:1. 开放出版期刊并不等于欺诈型期刊;2. 开放出版期刊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3. 开放出版论文并不是“交钱就发”;4. 发表开放出版论文的价格有高有低;5. 全面评价PLOS ONE期刊;6. 目前开放出版APC价格机制不尽合理;7. 订购模式与开放出版模式下的付费机制存在差异。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长期跟踪研究开放获取(OA)多年,并积极支持学术论文开放获取,认为开放获取能加速学术知识的及时传播与广泛利用,最大限度地支持学术研究信息的公平可及,有利于加快科技进步和社会创新。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值得参与学术交流的各方共同关注探讨并进行控制约束。

一、客观看待开放获取的优势与不足

目前对开放获取的质疑主要围绕开放出版的质量和价格两大核心问题,需要解释说明的是:

1. 开放出版期刊并不等于欺诈型期刊

在开放获取发展初期,由于公共利益代表的缺失,一些不良出版商假借“开放获取”的名义收取论文处理费(APC)牟利,缺乏对论文质量的控制,导致人们对开放出版期刊产生误解,严重损害了开放获取的声誉。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获取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变成了出版商扩展低端出版、榨取市场残余价值的一种手段。但随着开放获取实践的不断发展,许多机构提出了期刊遴选原则,帮助科研人员识别和规避欺诈型期刊,例如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商协会(OASPA)等机构发布的学术出版的透明性原则与最佳实践,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发布的期刊出版社行为准则。

2. 开放出版期刊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确实有某些出版商创办“兜底型”开放出版期刊,“兜底出版”未被其旗下高影响力订购期刊录用的稿件,“变废为利”,增加收入。

但主流开放出版期刊采取与订购期刊相同的同行评议机制,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和流程。从整体来看,开放出版期刊的质量水平在不断提升。

据Web of Science统计,2015年至2019年SCI收录论文总数为8,017,787篇,开放出版论文1,750,792篇,占比约22%。

其中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多的开放出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的影响因子分别为11.88、11.14、12.80,均处期刊引用报告(JCR)一区。

这些不仅不是所谓的“兜底型”开放出版期刊,反而是其所属学科领域内的高水平期刊。

3. 开放出版论文并不是“交钱就发”

大多数主流开放出版期刊均采用了出版界规范的编辑流程,并接受诸如SCI、PMC等的遴选评价。

并且绝大多数开放出版期刊采取了同行评议和费用收取环节相隔离的机制,力图保证同行评议不受作者是否支付APC的影响,只有在论文被录用后才向作者收取APC。

在复合期刊中发表开放出版论文也是如此,例如Springer Nature、Wiley等出版社明确指出,出版费用的支付能力不是决定论文是否出版的关键,质量是决定是否出版的唯一评判标准。

4. 发表开放出版论文的价格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