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才引进、中文期刊成长……两会代表委员建言!(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8 08:07:52
浏览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教授王璞表示,近年来,国内高校对外籍人才的引进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现有的外籍人才引进政策,以及相关管理流程已相对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高等院校对外籍人才的需求,亟待完善与调整。

王璞表示,新冠疫情期间,由于海外人才签证办理受疫情影响,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在申请工作签证时遇到困难。对此,他建议结合当前疫情,有关部门应适当调整签证申请时限,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调整相关签证办理环节,及时给予高校政策指导,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外籍人才聘请引进工作。

与此同时,以本次疫情为契机,协调驻外使领馆、地市海外人员中心和公安管理部门等单位之间的工作流程,优化外籍人才引进程序。

当前,外籍人才经费管理与使用外籍人才来华工作主要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薪、国际旅费、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讲课费、零用费等。费用报销主要依据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分别在2010年和2016年出台的《引进人才专家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外专发〔2010〕87号)和《外国文教专家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外专发〔2016〕85号)。在王璞看来,这两个文件的标准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目前,部属院校可以采用标准较高的‘85号文’,而全国地方院校采用的是标准较低的‘87号文’。两个文件费用标准的不一致,对全国地方高校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困难。”王璞说,因此,相关报销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并结合现有国内生活消费标准,适时修订原有政策规定的经费执行标准,并在执行过程中统一支出范围和标准。

此外,目前,引智项目的经费拨款方式也不利于地方高校开展外专引智工作。据王璞介绍,以国家级“111基地”和“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为例,根据有关政策,经费执行采用先垫付后核销拨款的方式进行。这就需要在项目执行时,首先筹措足额用于支付短期外籍专家各项支出的经费,而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和财务预算制度很难满足该条件,这也导致引智项目难以开展。

“先垫付后核销拨款的方式需要调整,”王璞表示,相关部门应在引智项目获批后,即下达项目拨款,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经费按申报预算执行。

秦飞代表:中文科技期刊办刊主体应放松限制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战场。科技期刊是以论文形式发布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和传承人类知识与技术的主要平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秦飞表示,目前国内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上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秦飞表示,我国的科技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如今都已经位居世界前三。中文科技期刊本应承担起首发原始创新成果、提升科技话语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重任。然而,国内大量的优质论文依然主要选择在国外英文期刊发表,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则需要通过购买国外数据库才可以阅读。

“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国家投入巨资产出的论文成果,国内读者需要再花钱购买阅读。”秦飞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与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总体学术水平不高、影响力有限、期刊种类结构不合理(如缺少新兴交叉学科类期刊)、审稿发稿环节不规范、多头管理(涉及原新闻出版署、科协、科技部、中科院、各部委等)、缺少统一规划和布局等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