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改良:内活跃力如何引发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8 09:37:10
浏览

 
 
体制机制改革: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接地气”的话里,很多科研人员读到了国家改革体制机制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决心。

“说白了,这就是不分年龄、资历和头衔,谁有能力谁来干。”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样的提法,就是要挖掘年轻人才的潜力。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看来,这也凸显了国家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动力的迫切要求。“这就是要规避一切部门利益或者圈子文化,让最有能耐的人或最强的队伍来承担重要的项目。”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不断释放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那么,目前成效如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两会之际,《中国科学报》联系了多位科教领域的委员,聆听他们的心里话。

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牵住“牛鼻子”

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是这几年科技界最关心、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在很多科研人员看来,科技评价体制就像一根“指挥棒”,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很多时候决定了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能否沉下心来做研究,决定了从事应用研究的科学家能否专心做成果转化等工作。

“阿里”计划首席科学家张新民对此深有体会:“真正的创新不能只是机械地通过数量评判,否则只会催生出急功近利的跟风性研究。”

以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初引力波观测站为例,张新民表示,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一般分为构想提出、工程建设和大装置出成果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如果只用论文数量来衡量,参加工程建设的学子的成绩怎么评价?”

“科研经费当然很重要,但现阶段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比经费的增加重要得多。如不改变评价思路把方向搞错了,反而会浪费资金。”周忠和说。

牵住科技评价体系的“牛鼻子”,才能解决科研创新的导向性问题。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先后就此发文,其目标均是革除弊病,为科研人员“松绑”,为科学创新赋能。

“关键的一点,政策举措要可操作、可落地,否则只能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周忠和说。

不过,有“破”就要有“立”。近年相关机构对建立新的科研评价方式也做了一些探索。

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2019年“杰青”“优青”人才项目的评审,就让周忠和感到“耳目一新”。该学部从方法学创新、关键科学证据、理论认知或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四类学术创新的角度,对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其科学意义进行评价。“这样的尝试值得点赞。”周忠和说。

政策法律护航,保护创新热情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原创性成果依然缺乏。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看来,我国亟须在体制或法律层面上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支持创新。

葛均波是医学创新的先锋人物,曾带领团队完成我国首例自主研发的完全可降解支架。2015年,他聚合产、学、研、医等多方力量,发起成立了以医生为中心的协同创新平台——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短短4年多,该平台已诞生了八十几项专利,成立了10家初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