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探家底”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7 01:34:13
浏览

 
 
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探家底”  
 

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探家底”

2019年7月,在色林错进行鸟类观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供图

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探家底”

2019年10月,在石渠利用通量塔进行测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图

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探家底”

2019年7月,在纳木错进行水文观测。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而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单位面积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气候调节区。

如此重要的高寒湿地,其“家底”多少、变化如何,一直以来却未有完整答案。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湿地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变化”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并成立了由陈宜瑜、傅伯杰、赵进东、魏辅文和于贵瑞院士等组成的咨询专家组。

会上,湿地科考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艳芬及各科考小分队负责人对湿地科考的内容、研究进展和工作计划等作了详细介绍,咨询专家组则对科考重点内容、工作进展和未来计划等进行了讨论和指导。

完善体系 摸清家底

如果说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是一次“大发现科考”,那么,在其取得的丰硕成果中仍有一页空白——湿地。

由于概念尚未系统确立,受当时条件所限,湿地没有作为单独的类型列出,成为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留下的待解之谜。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特征是什么、分布在哪儿、面积有多大、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如何保护?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系统回答。”王艳芬说。

然而,给出答案并不容易。

第一个问题就是湿地定义不清。狭义定义认为,水文、土壤和植被三要素均要满足;广义定义则认为只需满足一个即可;而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不明。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对高寒湿地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同,得出的湿地面积也不一致。

“从国内外多套遥感分类产品的研究结果来看,由于定义、分辨率、分类方法、时间等不同,湿地面积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中国科学院大学胡容海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水体湿地的空间分布更为明确,而非水体湿地的分类结果差异较大。

此外,由于环境复杂、深入困难,青藏高原湿地的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十分匮乏。

回答高寒湿地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信息不完整、不系统,区域湿地面积和功能等信息不准确,缺乏对湿地生态区划的深度研究,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薄弱。”王艳芬说,这是高寒湿地的研究现状。

2017年以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野外考察逐步开展。2019年下半年,作为科考十大任务之一的“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启动,“湿地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变化”作为其中一项正式开启。

摸清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类型及其分布,是湿地科考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将提出适用于青藏高原的湿地定义和指标体系,明确其分布,探讨其边界和生态系统特征,探索湿地的分布格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薛凯在研讨会上透露,基于遥感反演、实地调查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