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医学院院长董晨:疫情凸显科研临床公卫团结重要性(5)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8-08 09:15:48
浏览

别的一点是需要看到海外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夫愿意去学民众康健,尤其是熏染病的一些学科。前不久北京协和医院创立群医学(编者注:7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创立两个学院,即群医学及民众卫生学院、卫生康健打点政策学院),实际上是一个群体观念,从单个病人抽到一个群体统计上的意义。各人已经意识到,其实要把临床问题归纳总结成一个普遍性的常识可能准则指南,其实是需要统计、需要大样本的阐明,这就要求大夫需要打仗可能有一些群体医学的观念和手段。所以海外此刻许多人愿意去读一个MPh(注:民众卫生硕士),这些人有一部门照旧继承做临床,有些人就转来做公卫,所以海外做公卫的有许多是医学配景临床配景的人过来。而我们国度这“三张皮”相对来说是分隔的,我们造就的是较量专业的人才,可是他的机动性和跨学科本领不足。

虽然这内里尚有一个架构的问题,没有真正地把医学酿成一个统一的架构,而是分手的。好比说,我们在疾控中心的人大概就会做一些统计填填表格,但实际上不相识每一个病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涉及到政策拟定的时候,他都不知道个别患病的时候有多大的疾苦,可能患者的实际挑战是什么,别的他也大概对付一些新的常识,好比说要做疫苗,他对免疫学的成长不相识的话,大概也没步伐对疫苗做较量科学的判定,可能提供政策依据。

我其实也一直说,疾控中心不该该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构,好比说每个处所都配置熏染病医院,疾控中心和处所熏染病医院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密切的干系,有一些人应该是同时在熏染病医院事情,也有临床熏染病大夫又在疾控中心任职,然后疾控中心应该有一部门人又做科研又可以或许为疾控做一些政策的发起,所以疾控中心应该是多学科的。但此刻就是熏染病医院不会拟定政策,就是陈诉给疾控中心,而疾控中心相对来说缺乏活力和缺乏对实际的相识,学校里的公卫人才可能其他学科则更多的是在做解说和闭门造车,也不知道临床是怎么回事,也不参加民众政策拟定,分工太细太脱节。

汹涌新闻:针对增强民众卫生建树和人才造就这一问题,本年4月清华大学万科民众卫生与康健学院的创立引起外界很大的存眷,你其时是不是参加了前期的牵头事情?

董晨:其时在3月初的时候,我们留意到一些基金会反抗疫有些捐赠,就给几个基金会写信,但愿可以或许存眷和支持我们在新冠方面的尽力,也但愿可以或许引导社会上的一些资源支持科学和人才造就以及学科建树,万科努力地回应了,我就跟万科方面交换了,他们对民众康健规模很感乐趣。清华在医学院下面有一个民众康健研究中心,我们其实本年都已经抉择要创立一个民众康健学系,但万科方面以为学系照旧较量小,但愿可以或许做大一点。厥后我们讲述给学校,学校就抉择在医学院外面创立一个民众卫生与康健学院,独立于医学院、跟医学院平级。

汹涌新闻:这个学院的定位是什么?

董晨:实际上它的定位已经超出了医学院,各人一直在接头到底是软的科学身分大一些,好比民众康健政策、打点这方面,照旧说硬的身分大一些,这就跟医学院有点干系了,风行病、职业病、生物统计等等,就像适才说的是群体医学的观念,而不是个别临床医学的观念。我们本来定位民众康健是一个交错学科,是医学和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的交错,所以但愿它可以或许酿成一个学科交错的搜集处,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可能说什么都做、但又什么都不做的一个学院。但愿不久,各人都认识到医学是基本临床公卫的高度统一, 这样我们就离康健中国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