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普信息化让科技之光照亮千村万户
12月8日上午,河南省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科普大屏开播仪式在河南省潢川县白店乡罗大塘村科普文化广场举行。仪式上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曹奎、副巡视员杨金河、信阳市市长尚朝阳等领导为首批19个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授牌,也正式宣告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科普大屏开播了。
会议现场
“河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由河南省科协与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实施,是河南省辖市科协、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参与建设的一项科技传播普及工程。该工程以“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创建为抓手,坚持整县推进,通过搭建科普信息化播控平台、建设播放终端、创作与播放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科普节目,构建覆盖全省主要村庄和社区的科普传播网络,把科技和文化送到群众门口,有效破解基层科普设施缺乏的“短板”和科普“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科技借助信息化途径进村(社区)、入户、到人,让科技之光照亮千村万户。
河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实施两年来,在建和建成37个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每天通过建设在乡村科普文化广场上的科普大屏和科普大喇叭,定时播放种植养殖、现代农业、致富技术、健康、文化、环保等视频、音频节目累计时长超过20万分钟,受益群众420万人,辐射近千万人口,成为河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得到了中国科协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了给科普信息化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源支撑,河南省科协成立了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建设了播控平台,可以实现节目点对点的精准推送、远程监控、远程开关机、现场直播等功能。河南省科协联合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在全省遴选了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等16高校,建设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发挥高校人才、设施和专业优势开发科普资源,累计创作科普音频、视频作品2000多件,总时长超过11000分钟。同时与“蜻蜓FM”合作开办“科普之声”专栏,累计上传音频节目575期,听众500多万人次,收听人数位居科普类音频节目第一位。
与会代表观看科普大屏
曹奎介绍说,“科普信息化工程”建成了覆盖农村村庄和社区的科技传播网络,实现了科技和文化进村、入户、到人,满足了农村居民这一重点人群对科技、文化知识的渴求,解决了科普“最后一公里”和农村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
此次召开会议的潢川先是河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2017年度创建试点县,共安装科普大屏104块,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基层群众能够及时通过科普大屏、科普大喇叭等科普信息化设施,便捷地享受“科普大餐”。不少农民表示:“科普信息化把科技和文化送到咱门口,是我们农民致富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