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图①:金涌在做科普报告。
中国科学院供图
图②:薛其坤在做科普报告。
兰州大学供图
图③:四川省绵阳中学,沈保根(右一)在解答学生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供图
图④:浙江省仙居二中,学生在提问。
浙江省科协供图
数据来源:科技部、中国科协
“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走进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供图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
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至今已在全国开展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巡讲活动的几位院士专家。
——编 者
“物理学研究什么”“化学研究要注意哪三个维度”“如何看待‘双碳’背景下能源科技的机遇与挑战”……7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走进兰州大学,13名院士与兰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为师生们提供了精彩的科普知识讲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向师生们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生动阐释了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磁学、光学、电学等物理性质。作为“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沈保根对于活动开展2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至今记忆犹新……
发起活动,推动院士参与科普
“希望能让科学家走到公众面前”
本世纪之初,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的沈保根,参加了多次会议讨论。“大家达成共识,院士除了开展科研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应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发挥更大作用。”沈保根说,“当时,我们就想通过组织常态化的活动,推进院士参与科普工作。”
2002年12月,在周光召、路甬祥等院士专家倡议下,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发起和组织“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
同为活动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至今仍记得首场报告会的很多细节。
2002年12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主持了首场报告会。当天的报告人有两位,一位是中国科学院老院长周光召院士,演讲题目是《20世纪物理学的回顾和展望》;另一位是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演讲题目是《现代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两场报告立刻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欢迎,大家都希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许智宏说,“科学家的工作不只是研究高深的学问,科普也是科学家应尽的社会责任。活动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让科学家走到公众面前,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科学与中国的关系、与未来中国发展的关系。”
“根据设想,巡讲活动不仅面向青少年,还要走进工矿企业、党政机关等各类单位,满足不同群体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沈保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