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文艺创作更需要以人为本(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19 09:34:01
浏览

基于网络共享数据进行分析,以“小渴”为代表的智能机器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学习专业的评判标准和音乐欣赏维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客观的评判系统。人工智能的评判准则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主题、艺术风格和作品倾向,同时也对大众的审美标准和评价尺度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的审美观念产生重要作用。

康德在《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中,提出“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的观点。这表明,审美是一种由想象力和知性在一种协调的不确定之中的自由活动,主要与情感相关,是与人的主观意识相关联并产生了愉快的情感。审美是判断的活动,同时也是评判的标准。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的审美标准与数字计算的标准不同。因此,人类感受到的美也远远超出数字计算所能精准表现出的范围。

人工智能应用于文艺评价,是将评价的主体由人变成了智能机器。通过对技术层面的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进行文艺评价提供更多元的参考。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人工智能比人类评论家更专业、更权威。人工智能分析总结数据获得的审美判断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也不是唯一有效的参考要素。

文艺评价是评价主体拥有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从本质上来说,文艺评价是一种以人类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行为。而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文艺作品的评论主要是一种认知性的识别,并非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小渴”对演唱作品的评价也主要是从音高、音准、节奏等易衡量的技术指标去评判,而在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对作品塑造能力等指标上还缺乏鉴赏能力。

人类情感可以通过文艺作品这一载体得以表达和延续,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相互共情和理解的能力。文艺家拥有更敏锐的感知力,能捕捉到转瞬即逝的情感,他们的共情力也更强,能使得大众跟随文艺作品进入他们塑造的情景和环境中,获得另一番情感体验。人是一个有身体、情感、心理、精神的完整存在,审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感觉和认知必须和人所处的身体和环境相结合,这构成审美判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种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工智能进行的文艺评价是机器根据人类以往文艺作品的学习而产生的评判标准,尚且还无法像人类一样依照个人经验,从整体意识层面来评价和鉴赏文艺作品。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有必要着力培养能与智能工具良好协作的数字素养,掌握好驾驭这项新技术的本领,迎接人工智能在人类智慧指导下带来的原创性突破和创新性文艺作品。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

(作者:徐源、刘笑然,分别系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编:郭思邈、李楠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