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制度创新“头雁”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写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30 19:06:01
浏览

当好制度创新“头雁”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写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

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2013年9月29日,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

十年来,党中央先后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海南、山东、北京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总结十年历程,指明奋进方向。

当好制度创新“头雁”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写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每分钟就有逾1万美元实到外资“到账”,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发展的最新成绩单。

从挂牌到2022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新设外资项目超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

“企业名称: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3700万美元”……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展示馆,一张右上角编号为“No.000001”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证明》意义非凡。

这是2016年9月21日拍摄的上海自贸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这是2016年9月21日拍摄的上海自贸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我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外商投资逐案审批时代的终结,开始对清单外的外商投资实行备案管理。

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作为亲历者,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杨正伟回忆,我国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之际,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际经贸规则加快重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出现新变化,亟需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与国际经贸规则和通行做法的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负面清单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词。

杨正伟说,党中央设立自贸试验区,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试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展现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设立。

这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外景(2018年1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这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外景(2018年1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

2018年,海南自贸试验区设立。

工人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一汽车制造企业车间内生产汽车(2023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工人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一汽车制造企业车间内生产汽车(2023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2019年,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