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谱华章 双向奔赴聚能量
原标题:金融开放谱华章 双向奔赴聚能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热议话题。今年以来,监管层就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频频发声,相关新政策、新举措稳步推进。
10月30日至31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一个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外资机构踊跃进入。与此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也加快“出海”步伐,主动参与全球竞争,拓展长期发展空间。
外资机构“引进来”进程加快
近年来,我国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金融开放的政策红利密集释放,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今年,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建设。
从证券行业角度来看,截至上半年末,外资参控股券商数量达17家,其中外资控股9家,包括两家外资独资券商。此外,还有16家拥有外资背景的券商正在排队申请设立。近期,渣打证券成为首家获准新设的外资全资控股券商,并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展业。11月份,证监会接收了瑞穗证券株式会社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申请材料。
上半年,外资参控股券商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合计分别占行业整体的5.6%、6.56%、7.15%、5.5%。虽然当前外资参控股券商的整体实力不敌行业众多大型券商,但其在经营理念、产品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差异化、精品化竞争,外资券商正持续完善业务体系,补全业务资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在华展业。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团队负责人杨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券商的进入能够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让市场更具吸引力,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高质量与高标准外资券商的进入,有助于推动中资券商主动降低交易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另外,外资券商能够带来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外资券商的参与使得国内资本市场更加国际化,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A股,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是中国公募基金业成立25周年,也是第一批中资基金出海15周年。从向外资机构“取经”起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奔赴,中国基金业对外开放从未停步。
今年以来,外商独资公募加速获批并陆续开始发行产品,为中国公募行业注入了又一股活水。1月份,证监会核准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2.6亿元人民币独资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3月份,证监会核准联博香港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人民币独资设立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月份,证监会核准安联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人民币独资设立安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且在陆续发行新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基金管理机构将全球资产管理模式、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风控经验带入中国,对丰富我国基金业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外资机构坚定看好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机遇,持续加大保险行业各方面的投入。比如,汇丰人寿于2022年6月份完成股权变更,从一家合资险企变身为汇丰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今年7月份,汇丰人寿继续获股东增资,注册资本从10.25亿元提升至23.14亿元,为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做好准备。总的来看,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助力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