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人工智能“生成”精彩(2)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说,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融合应用提高了工业自适应内容生成的可塑性。持续学习和迭代优化、无界的自动化创新、前瞻的预测性维护、无缝集成的智能制造、共创未来的人机协作等都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具体表现。
在与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融合与共生中,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张欣说,人工智能的通用潜能不仅会赋能具体的行业,还会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场景。
“人工智能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新型技术底座和基础设施的效应,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场景的创新和升级。”张欣说。
全球治理提上日程
日前,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
今年以来,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着手开展人工智能的治理工作。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伦理和人道主义层面的冲击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领域带来的复杂影响,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人工智能的跨国界合作与规范性治理显得尤为迫切。
张欣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化了传统安全问题,例如使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更大挑战。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型风险,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生成虚假信息,歪曲科学知识、传播错误信息,还有可能出现新的劳动替代风险和新的数据安全风险。因此,面向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变革和迭代,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变化。
今年10月,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建设性解决思路。
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年4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同时明确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尊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规则制定,并呼吁通过基础设施、人才培训、联合研发、市场交流等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展开国际合作和援助。张欣表示,这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大国担当。在2024年,全球范围内预计会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制度围栏”。
(责编:牛镛、岳弘彬)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