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产经观察·走近“新三样”)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17 07:41:01
浏览

  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时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2023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新三样”是如何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占领制高点的?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本版今起推出“走近‘新三样’”系列报道,展现相关行业茁壮成长的新实践、扬帆出海的新进展。

  ——编  者

  

  2023年,全年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8%和37.9%;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80%……1月11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年报出炉,亮眼的数据、沉甸甸的含金量为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产品、技术迭代加速,多项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跑全球

  走进位于重庆市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N7试验楼,纯电动两驱动力总成实验室的台架上,一场耗时56天、544次充放电循环的可靠性测试,今年元旦前刚刚完成。

  “上半年即将上市的长安汽车CD701,将搭载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试验工程师廖兴渝说,为了让新车在现有500伏充电桩上也能正常充电,长安汽车通过复用电路,在行业内首创的多合一超集电驱里开发了升压系统。544次循环的台架试验及后续的极寒、高温等一系列整车测试,就是要确保新系统安全可靠。

  1公里之外的长安科技W1办公楼里,智能驾驶单体回灌团队负责人周杰正在紧张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3台智能驾驶试验车,每天要产生并回传1000GB的测试数据。”周杰告诉记者,测试中遇到的虚报障碍物、误制动、漏制动等问题,都会由长安科技自主研发的SDA电子电气架构云平台自动抓取,并在云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里自动进行场景特征提取与分析,通过仿真模拟,提出解决方案。“数据自动抓取、分析大大提升了智能驾驶软件的迭代速度,目前每周都会有一个新的软件版本,两个月就会完成一次大迭代。”周杰说,这就是“软件定义汽车”带来的变化。

  长安汽车大幅提升充电便利性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以及围绕“软件定义汽车”开发全新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快速突破的一个缩影。

  ——在“三电”领域,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再上新台阶。2023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首发落地;单体能量密度500瓦时每公斤的凝聚态电池,其车规级版本具备量产能力。由上汽投资的清陶科技,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研发量产,今年,第一款搭载半固态电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智己品牌纯电轿车将上市发售。我国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4.8千瓦每公斤,量产最高转速达到每分钟2.1万转,跻身世界前列。

  ——在智能驾驶领域,国产车规级激光雷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上海禾赛科技车载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2023年12月单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深圳速腾聚创正与全球21家整车厂定点合作,定点车型达61款,2023年1至10月车载激光雷达累计销量12.2万台。

  国产车规级芯片迎头赶上。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近400万片,合作车企25家,新一代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将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并于第四季度完成首批量产车型交付。黑芝麻、亿咖通等芯片厂商也推出了有竞争力的车规级芯片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