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产经观察·走近“新三样”)(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17 07:41:01
浏览

  智能辅助驾驶应用加速普及。华为ADS2.0、小鹏XNGP等智驾系统均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其中,小鹏开放XNGP智能辅助驾驶的城市已达到243个。

  800伏超充、多合一智能电驱、串并联一体式智能插混系统、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人车家”生态智能座舱、无图模式城区智能辅助驾驶……产品、技术加速迭代,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标准技术的接受者逐步变成了制定者。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感慨道:“过去我们对标的跨国品牌如今也把目标投向了中国品牌车企。”

  吸引全球产业资本,探索全新合资模式和出海模式

  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该基地将分阶段建设,预计可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在欧洲建厂,只是比亚迪出海布局的举措之一。2023年7月,比亚迪宣布总投资约45亿元,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设立由3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东南亚正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热土”。长安汽车成立了东南亚事业部,并设立了3家本地公司,搭建了本地化运营团队。2023年11月8日,一期设计年产能10万辆、计划2025年初投产的长安汽车泰国制造基地正式动工。据统计,2023年宣布在泰国建厂的国内车企还有上汽、比亚迪、哪吒等,规划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欧洲建厂,是上汽人过去几十年的梦想。”上汽集团总裁助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表示,上汽已在海外布局了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整车制造基地。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蝉联国内行业第一。其中,上汽名爵品牌已进入28个欧洲国家,2023年在欧洲销量突破10万辆。“上汽集团正在为欧洲地区首个整车生产厂选址。”余德说。

  海外建厂加速,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大亮点。国内“造车新势力”得到海外产业资本的认可,也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技术领跑全球写下生动注脚。

  2023年7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增资7亿美元持有小鹏汽车4.99%股份,双方还签署了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将基于小鹏G9平台共同开发两款针对中国市场的中型大众纯电车型,预计2026年在中国推出;奥迪也与上汽签署谅解备忘录,上汽将利用其技术优势,参与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联合产品开发,携手开启合资合作新篇章。

  2023年10月,销量位居全球前五的汽车跨国公司Stellantis集团宣布,将投资15亿欧元,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双方还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该合资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加速销售零跑汽车高技术含量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40年前,以市场换技术,中国汽车产业走进合资时代;如今,本土企业用技术换市场,开启了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新篇章。”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说,借助Stellantis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的销售服务网络以及丰富的本地化经验,零跑可以快速、低成本进入这些市场,甚至可以利用当地制造资源制造零跑汽车产品,为中国智能电动车企出海探索新路。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集群化发展,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传统整车厂需要160多个零件经过冲压、焊接多道工序生产的两大总成,在这里只需一台7000吨、一台1.2万吨智能压铸单元,以及整形清理生产线、机加工装配线和在线检测线,便可完成生产,前后不过10分钟。”小鹏汽车制造工程中心压铸工艺高级经理严兆凯告诉记者,全新工艺集成度高、焊点少,让X9的中后地板碰撞变形量减少20%,弯曲刚度提升40%,整车后部整体强度相比传统车身设计强度提升30%以上。此外,还让小鹏汽车广州工厂焊接车间下车体线投资节省30%、土地占用面积节约4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7%以上,更大大提高了流转周期,确保了交付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