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又搭桥 串起产学研(人民眼·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2)
企业成立伊始,王海栋信心满满。实际操作后,方体会知易行难。一次,有家企业需要技术,王海栋就在西安高校里逐一排查,“由于对企业需求理解不深、对技术信息挖掘不够,来回折腾了好几次,最终不了了之。”
一来二去,积累了经验,王海栋琢磨出一些门道:技术经理人这活儿,并非简单的信息整合。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有很长的链条。
在王海栋看来,这一链条包括筛选成果、对接融资、解读政策、申请专利等多个环节,需要专业化服务,但同时熟悉技术、运营、市场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却不多。
“自己淋过雨,更想为别人打伞。”韩冰2010年开始兼职做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探路过程中也有过困惑和迷茫,“没有系统培训、激励机制,全凭经验和热情。”
市场青睐,需求紧俏。大力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串起产学研,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和多地的实践探索。
培 育
聚焦实践难题,开展系统培训,助力技术经理人提升职业素养、专业能力
“这篇论文一发表,相当于技术公开,以后再申请专利就无法获得授权了。”2019年底,南京工程学院青年科研人员赵健撰写了一篇关于裸眼3D视觉显示技术的论文,准备发表。韩冰得知后提出建议:“这项科研成果,最好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否则,成果转化时,难以维护合法权益。”
赵健虚心接受,因为韩冰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经理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面向技术经理人开设实训课。2019年,经过培训,韩冰在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注册为技术经理人。
提升技术经理人专业能力,首要的便是培训。
“我们培训的第一批技术经理人,大多来自科技企业副总、产业教授、创业导师等群体,已有相关从业经验。这意味着,培训并非从零起步,而是系统化、再提升的过程。”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介绍,2019年以来,瞄准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组织开设了“成果推介与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实训课程。
韩冰印象最深的是“成果推介与评价”课程——通俗地讲,就是模拟项目路演。导师们是来自产业界或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
“基于人眼生物立体视觉感知的三维光场精确重建技术,结合人眼立体视觉原理和眼动数据,建立3D成像与人眼适配性评估模型……”现场模拟推介赵健的科研成果时,韩冰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专家点评一针见血:不要堆砌专业术语,要翻译成市场听得懂、投资人感兴趣的语言。
经过专家指导,韩冰把这段话修改为“解决裸眼3D视觉显示中的眩晕问题”,并补充实景图片加以解释。
实训还延伸到课外。培养基地定期组织技术经理人到苏州、无锡等地开展路演,与相关企业、投资方等面对面交流。
一次次路演,积累了经验,也积攒了资源。2020年11月,韩冰为赵健的技术成果找到一家企业,双方共同注册成立了项目公司。近一年后,企业认为项目周期过长,退出了。
引入新的投资方时,遇到新的难题:随着技术优化并申请到专利,赵健认为,公司估值水涨船高,新的投资方如要获得相同股权,应比上一家企业投入更多资金。投资方对此认同,但对具体数额持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