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镇同:诗歌与“永不知疲倦”的人生

光山新闻网 山阴新闻网 2019-03-27 09:04:20
浏览


 
高镇同:诗歌与“永不知疲倦”的人生  
 

高镇同:诗歌与“永不知疲倦”的人生

1982 年高镇同观察试件疲劳裂纹扩展过程。

正如他的诗一般:“十年树木绿迎春,百年树人颂古今。原木精雕成大器,办学理念育贤人。”对教学认真研究的教师,从来都是言传身教的榜样。

■本报记者 温才妃

熟悉高镇同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别人在睡觉他在忙工作,别人准备工作他才刚刚入眠。正如本次记者的采访安排在傍晚6点,因为这时候能确保他醒着。昼夜颠倒,是高镇同经年在科研、教学上励精图治所导致的——总是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留很少的时间睡觉。因研究的是结构疲劳学,高镇同被誉为“永远不知疲倦的结构疲劳专家”。

已经91岁高龄的高镇同,恰好是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自从进入花甲之年后,不收藏、不旅游的他,突然有了写诗的爱好。

高镇同偏爱白居易的诗,能够一口气背诵840个字的《长恨歌》,“古体诗的韵律但用的是当时的‘白话文’,雅俗共赏”。借鉴这一思路,他的诗歌重在表达内容、思想,没有艰深的词汇、精奇的架构,更容易实现传播交流。

谈及写诗的缘由,高镇同幽默地说:“左脑控制逻辑思维、科学推理,右脑控制形象思维、文艺创作。我的左脑开发过度,需要开发右脑保持平衡。”他曾写诗自嘲,“老迈学诗若幼娃,岂能拙笔巧生花。安得胜景吟佳句,桃李成荫赏翠霞。”

每一个值得书写的人生片段,都曾激发过他创作的灵感。走进他的诗歌,也就是走进他的人生。

永远不知疲倦的结构疲劳专家

“法军兵举犯台湾,败走谅山镇南关。昏庸腐朽清政府,《中法新约》苟求安。”

“俄日相争殊死杀,硝烟弥漫我中华,直逢解放复兴日,奇耻大辱方洗刷。”

无论是胜国签败约的《中法新约》,还是沦为帝国主义敌对双方战场的日俄战争,“儿时上历史课不像是在听历史课,更像是在诉说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有感于此,高镇同在晚年写下这两首诗。

幼小的心灵蒙受丧权辱国之痛,也激发了高镇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后,他再也不愿意学历史,而是热切盼望着中国也能生产飞机、大炮抵御强敌。

怀揣着为国造飞机的理想信念,1946年,高镇同考取了北洋大学航空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学航空毕业就失业。一个班里原有20多名学生,到了高年级就只剩下4人,“能转系的都转走了”。

高镇同的运气不错,1950年毕业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他在清华大学航空系短期任教,后赶上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组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高等院校——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从此扎根北航工作66年。

初到北航时,高镇同只有24岁,用他的话说,“还只是个孩子”。尽管外表稚嫩,但是很快他就扛起重任。1958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高镇同开展对飞机座舱模拟的疲劳实验研究,开始涉足结构疲劳领域。

结构多次重复受力后会在某些薄弱部位产生裂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裂纹不断扩大,达到一定使用期限,最终完全断裂,该使用期限就称为疲劳寿命。若飞机达到结构疲劳寿命,就会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断裂解体,机毁人亡。

“文革”后,高镇同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其一系列疲劳试验方法和数据统计方法,优于国际通用方法,被列为航空工业部部颁标准(HB/Z1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