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镇同:诗歌与“永不知疲倦”的人生(3)

光山新闻网 山阴新闻网 2019-03-27 09:04:20
浏览

改革开放后,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材料力学采用双语教学。有一回,高镇同给本科生上课,中间休息时离开教室,等他回来时却发现学生在讲台上围观他的讲稿。学生们纷纷夸赞他:“备课真认真,讲稿写的字像打印机打出来的,两个A几无差别。”

高镇同顺水推舟说道:“我对你们负责才这么认真;反过来,你们也得对我负责。你们负责把这门课学好,笔记、作业都像我这样(认真)。”从此以后,学生的作业都在模仿他的清晰表达,笔记课后再写一遍,完成的情况很好,有一些笔记还被高镇同作为历史资料保存至今。

正如他的诗一般:“十年树木绿迎春,百年树人颂古今。原木精雕成大器,办学理念育贤人。”对教学认真研究的教师,从来都是言传身教的榜样。

“治学”才能创新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至上世纪50年代。在洋行林立的上海外滩,一身学生打扮的高镇同迟疑着不敢走进大楼,但最终还是壮着胆走了进去。

他翻看用英文书写的说明书时,洋人在一旁说道:“这孩子(boy)是干什么的?”boy一词,用在成年人身上指的是身份低下的人。高镇同当时就听出来了。

他用英文告诉对方,自己是北京航空学院的教师,要买设备建实验室。得知高镇同毕业于北洋大学,懂英文、德文,又见他对专业知识如数家珍,对方立刻变得毕恭毕敬。为了打开销路,他们争相向他降价销售试验机。

从零开始筹建材料力学实验室,是高镇同经历的众多波折中的一个小插曲。他买到的试验机物美价廉,可以说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好的材料力学实验室,接待来自全国各大学材料力学教师参观访问。

那时候高镇同才二十五六岁,但心中充满了理想。他不分昼夜工作,仅用两年时间开出全部材料力学的实验课,并自行设计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枚电阻应变片。

在高镇同眼中,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尚且不够,还得学会开拓创新。

他曾说过:“想干好一件事,要有三力:动力、智力、毅力。”从教六十八载,他一直都是这么鞭策自己、要求学生的。

一直以来,高镇同都有个奋斗目标:“努力使学生超过自己。”所谓的“超过”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高镇同教过的学生逾千人,培养了40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学生中,张福泽、钟群鹏、陶宝褀、王浚、谭建荣、闫楚良共6人当选院士。之所以人才济济,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心得。

在高镇同看来,从本科进入研究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体现在“治学”上。所谓治学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学习和治学是两个不同概念,学习可以借助‘授业’和‘解惑’完成,而治学则无法继承和传授,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实现。”

对此,他的博士生闫楚良深有体会。他攻读高镇同的博士时已经40多岁了,且已获得不少科技类奖项,在他人眼中已是“功成名就”。然而,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待解的疑惑——疲劳载荷谱编制从上世纪70年代起,飞机疲劳载荷谱一直被视为难解之谜,国际上严格保密。

闫楚良在读博前后随高镇同采集数据28亿个,不断测试和分析,最终解决了这一重大难题。其毕业论文《高置信度中值疲劳载荷谱编制原理与专家系统》一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回到当下,高镇同认为,高分低能的学生缺少的就是治学能力。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必须具备治学能力。有了知识有助于能力培养,有了能力有助于扩大知识领地,它们互为转化、促进的条件。关键是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