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唯”和“不唯”:谁要“唯”,谁“不要唯”(3)
如果人才培养是个代继过程,那么,“跟风研究”和“依瓢画葫芦”发表论文就无法避免,这也是最好的训练和培养“中端”和“中段”人才、技术人员的过程。这些论文是从基础研究跨入应用研究的过渡,也是从单一应用扩展成普遍应用的过程。一些小的研究成果可以转换成新的产品,是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不注重这个过程,想一步登天,那永远也达不到科研和技术强国地位。
中国这些年的科研、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科学和技术“跟风”过程中成长和壮大的。做“跟风研究”的人,发表的论文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应该值得骄傲和自豪。
如何才能不唯论文
国内“唯论文”泛滥的根源不是“论文不重要”,也不是科学家“为发论文而发论文”,而是评价时“唯论文”、 唯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
科研界领导如何才能“不唯论文”?从笔者在美国的考察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也非常重视论文,论文也是对科研工作的核心评价指标。那么差别在哪里?一是论文不是唯一评价指标,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二是内行评价而不是科研处行政人员只数论文。三是考评时不是一年一评,而是滚动考核,让科学家更注重做一些“研究大科学问题”的论文,毕竟原创研究是最有价值的。一些好的研究成果和好的论文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做出来的。鼓励和容忍“坐冷板凳”做一些有风险的研究,失败了也可以接受。
评价人才更不能“唯论文”,不能仅看已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一是过去发表的论文不代表学生完全有自主创新科研能力。二是这些研究可能存在一些非科研能力要素。
这个过程也适用于各类人才评价。美国大学一个助理教授的岗位面试要两天,而国内很多学校的招聘,人事处或学院(系)数论文,用期刊评价指标笼统地评价单篇论文,对人品、合作能力、未来潜力、未来研究方向、职业道德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评价,或者远远重视不够。
评价学术论文一定要考虑到科研人员的分工、兴趣和志向的差别。由于这些差别,产出的成果和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但研究都非常重要。有些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推进“今天就有用”,有些通过改进“明天会有用”,也有一些研究可能“几十年也不会有用”,但“很多年以后就变成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技术”。因此,对科研人员要进行分类评价。这在美国的农业领域非常突出,是依据人员被招聘进来时的岗位描述来评估的。做基础研究的就是要发高水平论文,做农业技术推广的,以服务产业和发应用型论文为主。最近几年,国内正在开始试行或实施类似制度,可喜可贺。
不唯论文的另一个要点是不唯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尽管目前各类期刊有其评价指标,“高水平”期刊其实在科研人员心里也是相对的。这些期刊的品牌、论文质量的遴选标准和期刊定位,是主编和学术群体在长期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但优秀期刊论文并不一定总是最优秀的,主编和审稿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从科学家角度看,没有发到顶尖期刊,自然很失望,但不必唯期刊。做出来的论文一定要发出来。论文是对科学的贡献,只有发出来,才是科学史的一部分。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科技领先地位,和其上百年坚持具有突破性的基础研究、高体量和高质量的论文是分不开的。
论文总是要发表的,而发不发却由期刊的主编和审稿人决定。作为《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期刊的主编,笔者最近和《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的主编崔晓峰、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李义、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实验室教授杨孝汉都认为,主编也不能唯论文。不能唯牛人的论文,不能唯赶时髦的论文。要认真对待年轻人的论文,认真对待一些有创新但“偏门”的研究论文。中国现在能绝对掌握话语权的高端期刊数还非常少,如何才能提升顶尖期刊论文的话语权,也需要科学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