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院:发射成功率100%(2)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4-12 09:02:46
浏览

岂能让拥挤的厂房耽误国家卫星事业的发展?可是,站在日夜不停运转的厂房前,工程中心领导却感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圈几块地、盖几座楼这么简单。

一直以来,工程中心采用“总体室+专业室”的组织架构,初期项目相对较少,任务组模式灵活,满足了当时的需求。可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我们当时是‘四部一室’的结构,总体室是技术部门构成的主体,管理路线简洁,沟通效率高,综合性非常强。”工程中心副主任朱振才坦言,“但是,当我们面对多个卫星研制任务时,这样的管理方式就凸显出短板。”

“过去研究室专业划分过细,部分研究室研究方向重复,碰到研发卫星的重大任务,只能临时调配人手,组成一支‘机动部队’。虽然这种形式比较灵活,但任务增加后,如何克服人手不足、确保任务完成质量成了更加严峻的问题。”工程中心副主任林宝军说。

体制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已迫在眉睫。

2014年8月,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提出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创新研究院。

创新研究院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主要价值导向,实行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治理结构,以国家任务和市场为主配置资源,以应用部门和市场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这与工程中心的改革目标不谋而合!

同年10月,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以工程中心为主体建设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成为中科院首批五个试点创新研究院之一。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到底要怎么干?彼时,每个人的心里都打着鼓。

在一次讨论中,时任工程中心主任相里斌确定了思路——改革不是作秀,要真抓实干,要去想新机制运转能不能提升机构的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改革也不是要颠覆从前,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不管怎么改,团结实干的精神应当永远地继承下去。

在那之后的两个月,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调集各部门起草改革方案,设计整体组织架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概经过了五六次的调整,才形成了最终的方案。”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边哲说。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到次年6月,改革方案最终敲定。

至此,改革的帷幕逐渐拉开,小卫星的创新故事也在悄然上演。

改革难字当头,更需敢字当先。

2015年7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工程中心视察时指出,创新理念是工程中心在激烈竞争中能抢占先机的关键,这在创新研究院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也要不断地体现。于是,新成立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大胆调整原有的组织架构,建立了“研究院—总体部—研究所”三个层级的扁平化管理架构。

其中,总体部重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设置有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和科学卫星3个分部,使得各类卫星都有了“归宿”,一改以往临时组队的尴尬,即使遇到攻坚战,也能迅速组成一支战斗力强的攻关队伍。

两个应用型研究所则重点面向产业化,四个专业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并设立新技术中心加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创新。这样,各部门之间既能相互支持,采用集团作战模式共同完成国家重大任务,又能“灵活作战”,各自独立承担任务,切实面向产业链布局创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