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院士塑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揭幕
中国核事业的纪念碑上有无数科学家的名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就是其中一位。10月2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陈达所塑雕像揭幕,该校“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也就此拉开。
陈达塑像高2.05米,坐落在南航江宁校区砚湖畔。据塑像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底座用一整块坚硬的原石制成,代表着他不懈的追求与智慧;像身则是铜的,化为青铜的过程中接受了1800度高温的锤炼,象征着他所经受的磨砺以及他的坚毅品格。
陈达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通市,是著名核科学与技术专家,曾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测试工作,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核爆诊断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领导并完成了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2016年7月22日,他因病在南京与世长辞。
2001年5月,65岁的陈达拒绝了包括母校清华大学在内的多家大学抛出的橄榄枝而来到南航,从此将余生交付给这片土地,采取学科交叉的方式创建了南航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医学物理和核材料,并不断完善、发展、壮大。
据陈达在南航的首位弟子、该校材料学院副院长汤晓斌回忆,陈达在南航讲课的这些年来,从来都是自己备课,备课本上永远都写得密密麻麻。每次讲课,他都是以西装领带出场,70多岁仍坚持从头到尾站着讲课,不厌其烦地用粉笔一个个写出推导公式,满黑板的板书工工整整,却常常自谦道:“科学研究我在行,教书育人我是半路出家,讲课艺术我还需提高。”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既是陈老师的传承者,也是他精神的传播者。”汤晓斌说,“我们是他的弟子,陈老师身上好的精神品格都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传播者,我们应该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我们身上得到继承,让更多的人学习到他这种对国家、对事业、对后辈的热爱与关怀。”
“陈达院士将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用一生对我国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诠释了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南航党委书记郑永安希望该校教职工以陈达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为榜样,自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培育者、国之重器的创造者、新风正气的引领者和南航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