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周窝:有“灵魂”的音乐小镇
“南有周庄,北有周窝”。走进河北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目光所及处,各种音乐元素融于当地建筑的一砖一瓦中,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在这里,几乎人人都可演奏一两首音乐。
图为音乐小镇街景。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最早就是铸造黑管(单簧管)的零配件,用锉刀锉,用砂轮磨,庄稼人干技术活,不容易。”1989年,曾为天津管乐厂制作零配件的陈学孔选择回乡创业,开办了一家乐器厂。自此,周窝渐因音乐声名鹊起。
“现在30秒就能生产一个小号立键,1分37秒能同时加工6块小提琴面板。”经过30年发展,如今陈学孔的企业成长为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拥有员工逾2300人。
图为当地的一家乐器厂。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金窝银窝,不如咱们周窝。”这是当地居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据河北省武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爱锋介绍,目前武强县拥有乐器生产企业51家,其中西管乐器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西洋乐器产品全覆盖、销售全球化,“我们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吉他、提琴、低音号、萨克斯等7大系列、400多个品种”。
图为当地的一家乐器厂。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随着产业发展,2011年当地开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注重中西融合,最大程度保留民宅原有风味和形式,重点突出音乐特色,让小镇有了音乐“灵魂”。
谈及打造音乐小镇的初衷,张爱锋称,当时由于全球经济形势趋缓,单纯的乐器制造业遭遇瓶颈期,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2009年,中国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武强依托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开始全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音乐文化旅游名镇。
图为音乐小镇上的“吉他音乐人”。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音乐小镇在音乐领域上来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来自四川的彭科飞在音乐小镇经营着一家手工吉他工作室。彭科飞说,浓厚的音乐氛围吸引他来到这里。
46岁的李锦龙在武强县一家乐器企业从事乐器出厂质检工作。因为接触乐器比较多,李锦龙会利用空余时间在网络平台“玩玩”乐器直播,“从小就喜欢乐器,现在不出家门就能从事跟音乐有关的工作,很满足。”
图为当地的一家乐器厂。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随着武强音乐产业壮大,当地返乡创业者增多,乐器产业从业者达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