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工厂:“感染+辐射”不论雌雄100%绝育(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5 07:12:18
浏览

  但要对付大自然中数不清的蚊子,从实验室走向大自然、城市,能成功吗?2015年、2016年,在获得相关许可和居民知情同意后,奚志勇团队分别选择了广州沙仔岛和大刀沙岛作为试验点,小虎岛、观龙岛作为对照点,开始了实验。

  持续释放HC雄蚊两三年后,与对照区相比,这两个野外试验点的蚊虫种群基本消除,幼虫和雌蚊的平均压制效果分别达到94%和89%。监测还显示,两个试验点蚊子叮咬率平均分别下降了96.6%和88.7%。“有13周的时间内,我们监测不到任何蚊子,基本上清除(蚊子)。”奚志勇说,“遗传学等一系列检测数据表明,现有残余的蚊子与交通等人类活动有关,大多是外来的。”

  2018年-2020年,团队的现场测试范围开始进入广州城区。他们与广州市疾控中心合作,选择了城区内一些登革热高发、蚊媒密度高、治理难度大的热点地区。

  “我们研发的最新技术,最快一年内就有望用‘绝育蚊子’抗登革热。每年每公顷的成本仅约100美元。”奚志勇说,“我们现在的计划是,首先把这些关键的登革热点精确剔除。”

  未来,他还希望圆一个梦:希望在广州能有一个大型的绝育蚊生产基地,进一步降低“绝育蚊”成本,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需要服务。“正是在广东开放、协作、创新的科研大环境下,我们的团队才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有机会成为沃尔巴克氏体技术在全球的技术输出者。今天,我们交出一份答案,希望能够积极为广东创新性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希望未来这个技术可以成为控制登革热和农业害虫的绿色环保手段,向全国及全球推广,实现更大价值”。

  答疑

  绝育蚊会否传染疾病? 是否有潜在风险?

  羊城晚报:为什么沃尔巴克氏体可以让蚊子“绝育”?

  奚志勇:沃尔巴克氏体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共生菌,自然界大约65%的昆虫天然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如蜜蜂、蝴蝶,包括致倦库蚊、白纹伊蚊等。这类菌可以通过母体传递到下一代。只有当雄虫跟雌虫都带有同样的菌,正常交配才可孕育下一代。但如果雄虫带菌而雌虫不带,就会导致胚胎的早期死亡,实现绝育。

  “绝育蚊”很快死掉

  羊城晚报:这种灭蚊“黑科技”有没有潜在风险?

  奚志勇:一个社区里有很多不同种的蚊子。我们只针对传病的蚊子,把它们精准杀掉,其他不传病的昆虫,如蝴蝶、蜜蜂乃至其他不传病的蚊子等都不会受影响。传统的灭蚊办法,如化学杀虫剂也会杀掉其他昆虫,就像化疗,杀掉了癌细胞也杀掉了正常细胞。相比之下,这种技术更加环保,更精准地把传病蚊子杀掉。

  技术使用的沃尔巴克氏体也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微生物。它不是病原体,一系列实验证明,这个菌感染不了任何哺乳动物。从昆虫绝育、农业害虫经验和理论分析,未发现科学风险。实践证明,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HC蚊株释放出去后,大概7-10天就全部死掉了,沃尔巴克氏体菌离开了虫,在自然界中也无法存活。

  也就是说,这种技术不仅将有害蚊种剔除,连作为“生物农药”的蚊株,也将在大自然中全部死去,留下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

  未来或成家庭“灭蚊剂”

  羊城晚报:这种新蚊子会传染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