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礼金,收不得送不得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22 12:52:21
浏览

  近期,多地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以严查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为抓手,部署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除了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外,有的地方还申明“对收送礼金问题建立专门台账、收送一起查”“对收受红包礼金者,一律先免职再查处;对送红包礼金的公职人员,与收受者同样严肃处理”,释放了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坚决说“不”的强烈信号。

 

  对此,有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仍未警醒起来,认为“人情社会,讲究入乡随俗、礼尚往来,哪能不食人间烟火”?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妨先看一个实验。在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中,男主角为了弄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把自己当“小白鼠”做了个实验:连续60天,每天吃糖40勺(约160克)。两个月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体重增加,身体各脏器功能变弱,对糖有了一定的成瘾性……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太多的糖会增加味蕾对于糖的耐受性,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渴望更甜的食物而无法满足。”影片的最后,男主角需要戒糖的时候,感觉十分痛苦,就像吸毒者被强制戒毒一样。

  寻常见、不起眼的糖,一旦成瘾,对身体、对精神的杀伤力竟是如此恐怖。设想一下,如果实验品从“糖”换成“红包礼金”,结果会是怎样?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蜕变的党员干部“做过”类似的“实验”了。他们“落马”之后,在捶胸顿足、声泪俱下的忏悔中,都会提到第一次收别人钱物的经历——或是数百元的“感谢红包”,或是上千元的“拜年礼金”,或是几张购物卡、消费储值卡,或是烟酒茶之类的礼品。收下的时候也感觉不妥、不安,甚至紧张得心里发颤、夜里失眠。然而,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从收小红包、一点礼金开始,逐渐发展为收重金、厚礼,最后什么都敢收,甚至主动伸手要。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抵抗力越来越弱,胃口越来越大,心理也发生巨大变化——从心惊胆战,到心安理得,再到心有不甘,及至心生怨恨,“谁送了多少我不记得,谁没送我是一清二楚”。

  “红包礼金往往是滋生腐败的起点。”长期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如是总结。确实,太多太多案例早已示警:温情脉脉、看似无妨的红包礼金,在“有心人”的手中,就会变成温水煮青蛙的第一杯温水、攻破防线的第一发糖衣炮弹。多少“好同志”的铠甲,被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糖”溶化成软肋。

  收,会养成习惯;送,也会成自然。送了一次红包礼金,尝到一路绿灯的甜头,便会内化为“经验”,一而再再而三之后,发现屡试不爽、无往不利,就会把“金钱开道”奉为圭臬。送钱送物送成“惯犯”之后,一方面,原本照章办事、循规蹈矩的好同志会被拉下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年轻人也容易有样学样,不正之风和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送的“糖衣炮弹”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很多行贿者往往是一边送一边收,送了一万就要收两万,决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恶性循环的收送链条形成之后,此地此域的从政环境、政治生态还会好吗?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防守的城门一旦打开,就可能一泻千里、一败涂地。从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收送红包礼金问题作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到整治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被纳入这次主题教育部署的八个方面专项整治之一,都是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阻断术”。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来说,红包礼金收不得送不得,不要视为他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而应是自律上的落实落细、防微杜渐,以及激浊扬清、导扬风化的担当。(本报评论员 陈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