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指责,轻松筹、水滴筹冲突背后的病患“抢夺战”(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18 07:01:00
浏览

  4月12日,轻松筹福建厦门员工杜某,因破坏水滴筹宣传物料,被当地警方处理。水滴筹员工向记者提供了杜某道歉信。信中显示,“领导要求我们破坏水滴筹的层架,影响水滴(筹)的正常业务,4月11日被警方发现后,给水滴筹造成了恶劣影响,请水滴筹公司予以谅解”。

相互指责,轻松筹、水滴筹冲突背后的病患“抢夺战”

水滴筹声明中称,4月12日,轻松筹福建厦门员工杜某破坏水滴筹宣传物料,被当地警方处理。此为杜某出具的道歉信。受访者供图

  对于上述两次冲突,水滴筹一名内部员工认为,“这些举动,像是一种示威。”对此,轻松筹方面则表示,上述事件情况较复杂,但扯旧账不利于事件解决,“我们彼此之间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纷争”。

  “两筹”共识:筹款平台的定位为互联网工具而非公益平台

  乱象频繁,导致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产生信任危机。互殴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后,轻松筹与水滴筹均表明,互相撕扯,不利于行业发展。双方也认为,此次事件对整个互联网筹款行业是有伤害的。

  双方员工屡次发生冲突,是否与平台内部绩效考核有关?对此,水滴筹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有线下业务的公司,都会多少存在线下员工的纠纷。

  “虽然线下员工都有类似的考核指标,但这个指标不是要求员工去做不好的事。”但该工作人员提到,“如果对方抢夺病患,破坏物料与设施等,少数员工可能会被激化,产生冲突和纠纷”。

  水滴筹方面称,平台目前也在尝试改变数量导向的薪资结构考核。“比如,在绩效考核维度上,除了数量以外,把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及规范度,纳入到考核的范围里来。”该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2018年,水滴筹就开始做行业的自律建设,包括内部人员的培训、审核。

  “两筹”平台均提到,作为第三方平台,筹款顾问们都想摆脱“推销员”定位,从而转变为“服务员”,为需要帮助的患者家庭提供服务。

  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一些重病患者家境贫困,有些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不用说填写资料、通过审核。于是,这些方面需要筹款顾问的帮助。另一方面,筹款顾问在线下与患者见面,也可以起到初步审核的作用,“主要是核实病情、了解患者基本家庭情况”。

  这些服务内容,让“两筹”常被当作公益平台。双方发生冲突后,也引发“做公益还是抢生意”的质疑。对此,“两筹”工作人员均表示,作为筹款平台,他们的定位更接近于互联网工具,而非公益组织或公益平台。“它其实是提供了个人大病求助的工具。”水滴筹工作人员提到。

  互联网工具的定位,也使患者审核问题成为平台的挑战。此前,有媒体报道,水滴筹的筹款顾问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

  今日,“两筹”平台均提到,在审核方面,他们会通过社交监控,即在社交朋友圈的关系链里去进行审核。如果公示的信息,与病人真实情况有出入,帮忙认证的朋友可以进行举报。随后,“两筹”平台会根据举报信息去定点调查。

  水滴筹工作人员表示,平台联系了公安系统及银行,对病人的信息进行身份审核验证,或要求病人公示他们的相关财产情况。“水滴筹作为一个第三方商业公司,没有任何权力去检查公民的车产房产的信息。”上述工作人员称。

  新京报记者 王瑞文 吴淋姝 实习生 王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