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国人平凡的一天 欧洲网友却说:“羡慕不来”?
数据看中国|刷视频、点外卖、买买买…看完中国人平凡的一天,欧洲网友却说:“羡慕不来”?
4月22日清晨,已经上大学的韩梅梅抱怨着爬起床,打开电脑准备上今天的网课。虽然因疫情还没有返校,但她所在的大学为每位学生安装了线上直播软件,教授们在家中就可以为同学们讲课。
“哎 在家也躲不开学习”
时间来到中午,上完一上午的网课,感觉肚子有点饿,韩梅梅赶紧打开外卖软件点了一份外卖,吃着外卖,她还在想,今天的外卖怎么比平常来的慢很多?快饿死了。
晚上7点半,上一天课的韩梅梅,看着视频网站的电视剧,缓缓入睡,睡前嘴里还嘟囔着:
“朴实无华且枯燥的一天又结束了 ”
与此同时,同一天早上8:00
线上教育APP的运维人员正紧盯着服务器后台画面,3月份以来,这家线上教育企业,一期课程招生人数达200万人,同比增长约400%,两百万人同时涌入,给服务器造成不小压力。但借助公司提前扩容的服务器及电信公司提供的高速带宽服务,200万师生得以正常上课。
中午12:00
供职于某家外卖平台的程序员小王,正忙着解决程序BUG、调用服务器资源,应对中午海量的外卖订单。
以武汉为例,从1月23日到3月30日,共有超万名武汉骑手参与配送工作,共为医院、武汉市民配送396万单外卖,截至3月30日,武汉奶茶订单增长了609%,热干面订单增长了211%,大餐订单增长了1101%。
借助云服务器的帮助,小王可以随时调动云端服务器资源,“增员”订单量暴增的区域,保证每个用户都能吃上午饭。
晚上19:30
工作中忙了一天的人们都进入了“刷剧”模式,相比于3月19日,视频网站网飞公司(Netflix)宣布,降低欧洲地区视频的清晰程度,以缓解流量增大带来的流量压力,中国的“刷剧党”们好像没大感觉到网络的压力。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仍在广泛使用基于 xDSL 技术的铜线网络时,中国早已迈入了光纤入户的时代。相比光纤,铜线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在延迟、传输容量和抗干扰性上要差得多。
进入“数字时代”,智能手机、APP、5G等技术让我们对数字生活习以为常,但这份“习以为常”的背后,却是欧美发达国家也羡慕不来的中国数字化基建硬实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的数字时代建设,中国从“跟跑”到“领跑”,正逐步成为数字时代的“领头羊”。
在历史上,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机器”对社会效率的巨大提升作用,西周的木质机关人、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都成为探索机器替代人力的“先行者”。
1 木牛流马是最早的智能机器人?
《列子。汤问篇》中记载西周穆王时期,有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木质机关人,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就诞生在中国。
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制作的"木牛流马",汉朝发明的指南车等都让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机械替代人力的巨大潜力和效能。
同样,在世界范围内,1927年的无声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中,人形机器人更是首度亮相,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一个自动化的并且能替代人类工作的机械制造品的所有期待。
就如人类对机器人科幻般的向往一样,由追求效率激发的每一次的产业革命,带来的都是社会生活向高效的生活方式转变。
今日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梁启超
2020年初这场新冠疫情中,中国科技进步带来的5G、AI、智能机器大发展,让我们在疫情之下,也能保障正常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