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国人平凡的一天 欧洲网友却说:“羡慕不来”?(2)
在上海一家被当作隔离设施使用的酒店里,工作人员将饭盒交给机器人,在触摸屏上输入房间号码,机器人便自己走到房间,通知室内的人取餐,实现无接触配送。
开发这款机器人的,是上海一家科技公司,这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初创企业。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察觉人的存在,可以安全行走,
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这家科技公司向湖北省提供了约100台机器人。公司的公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该公司的销售量是3000台,2020年因向医院提供的机器人急剧增多,将达到1万台出货。
机器人此前一直被用于工厂和仓库等密闭空间。如今机器人可以应用于行人往来的空间,是因为通过利用与汽车自动驾驶同样的控制技术,可以采取多样化和安全的行动。
起初引进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机器人更是代替人类工作,提升效率的同时,防止了接触感染风险。
借助于这项技术,工厂可以复工、居民可以吃上时蔬、医生能减少感染风险,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们也没有觉得“社会停摆”。
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2年-2020年,服务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速是世界总体增速的两倍多。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对中国国内近2000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中国近5%的劳动人口的岗位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
世界银行预测,未来将有一些工作被智能机器取代,在中国,这个数字将超过77%。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中国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前主席乔·杰玛说:
“就年销量和经营存量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他市场从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过如此强劲的增长。”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的科技,例如自动驾驶、语音助手、AI、工业物联网等技术让许多人的工作、生活可以足不出户进行,这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一场彻底的变革。
同样,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新消费偏向,更是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发展。
2 网课:学龄孩子的“梦魇” 数字经济的“引擎”
今年春天,网课成了每个孩子的”梦魇“,在家也逃不开的上课打卡,让很多学生”累觉不爱"。
同时,对于老师,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讲课内容得不到回应,感觉上课找不到状态。甚至忘记开麦、学生抢麦、忘关美颜滤镜,都成为时下网络讨论的热点。
随着在家上课人群增加,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9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538亿元。并且在可预见未来,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这次疫情之下,在线教育业务,已经让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潜力,并已经悄然地改变了我们的产业模式,让我们朝着更高效的产业结构进发。
在云教学课堂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沟通不掉线,老师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越来越大的在线沟通需求也给创业者提供了机遇。
让李旭堂和徐伯岗两位程序员没有想到的是,疫情之下,带来的线上教学繁荣,让自己两年前和朋友利用业余时间一起做的小程序,成了帮助千万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工具。
软件开发者徐伯岗说:
“我周围老师在聊的时候说,每天其实下班了可能也要花两三个小时时间去统计微信班级群里面学生提交的作业,老师通过班级微信群去发一些重要通知。而有些家长在不断回复收到的时候,就把这个重要的通知给顶上去了。”